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宽温MLCC介质新材料及其介电性能产生机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引言第12-38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2-17页
        1.1.1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概述及其发展趋势第12-15页
        1.1.2 目前MLCC介质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7页
        1.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第17页
    1.2 现有研究体系及其改性机理的介绍第17-34页
        1.2.1 BaTiO_3陶瓷的基本特性第17-22页
        1.2.2 针对宽温、温度稳定性的BaTiO_3陶瓷的改性机理第22-29页
        1.2.3 体系研究中涉及到的两个物理概念第29-34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34-38页
第2章 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手段第38-44页
    2.1 BaTiO_3基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第38-39页
    2.2 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手段第39-44页
        2.2.1 陶瓷样品的密度第39-40页
        2.2.2 相结构与组成分析第40页
        2.2.3 显微结构与元素分布第40页
        2.2.4 元素价态分析第40-41页
        2.2.5 局部结构对称性分析第41页
        2.2.6 介电性能表征第41-42页
        2.2.7 铁电性能测试第42页
        2.2.8 交流阻抗谱测试第42-44页
第3章 研究体系的选择第44-55页
    3.1 (1-x)BT-xNBT-yNb体系第44-50页
        3.1.1 NBT含量的确定第44-47页
        3.1.2 Nb含量的确定第47-50页
    3.2 施主元素Nb对 0.90BT-0.10NBT-yNb体系掺杂的缺陷机制及其对导电性能的影响第50-54页
        3.2.1 施主元素Nb掺杂的缺陷机制第50页
        3.2.2 施主元素Nb含量变化对导电性能的影响第50-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受主元素掺杂的X8R体系制备研究第55-95页
    4.1 BT-NBT-Nb-Ni X8R型MLCC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第55-70页
        4.1.1 Ni含量对BT-NBT-Nb-Ni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第56-60页
        4.1.2 Ni含量对BT-NBT-Nb-Ni陶瓷结构的影响第60-64页
        4.1.3 Ni含量对BT-NBT-Nb-Ni陶瓷导电性能的影响第64-69页
        4.1.4 小结第69-70页
    4.2 BT-NBT-Nb-M(Mn/Fe/Co/In) X8R型MLCC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第70-94页
        4.2.1 Mn/Fe/Co/In含量对BT-NBT-Nb-M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第71-77页
        4.2.2 Mn/Fe/Co/In含量对BT-NBT-Nb-M体系结构的影响第77-84页
        4.2.3 Mn/Fe/Co/In含量对BT-NBT-Nb-M体系铁电性能的影响第84-88页
        4.2.4 Mn/Fe/Co/In含量对BT-NBT-Nb-M体系导电性能的影响第88-93页
        4.2.5 小结第93-94页
    4.3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5章 改进工艺的X9R体系制备研究第95-115页
    5.1 改进工艺第95-103页
        5.1.1 原料BT对制备XnR温度稳定型陶瓷的重要性第95-99页
        5.1.2 预烧处理对BT-NBT-Nb-Co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第99-103页
    5.2 Co含量在BT-NBT-Nb-Co X9R体系中的作用第103-114页
        5.2.1 Co含量对BT-NBT-Nb-Co体系陶瓷结构的影响第104-107页
        5.2.2 Co含量对BT-NBT-Nb-Co体系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第107-109页
        5.2.3 Co含量对BT-NBT-Nb-Co体系陶瓷导电性能的影响第109-114页
    5.3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6章 基于X9R体系的氧空位缺陷机制研究第115-143页
    6.1 实验设计第116-118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118-142页
        6.2.1 热处理方式对样品基本结构的影响第118-124页
        6.2.2 热处理方式对样品介电性能的影响第124-128页
        6.2.3 氧空位浓度与弛豫特性之间的关系第128-136页
        6.2.4 氧空位浓度与铁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第136-138页
        6.2.5 氧空位浓度与电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第138-142页
    6.3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7章 结论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60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
下一篇:智能窗用VO2基薄膜的磁控溅射法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