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矩形和流线型箱梁断面抖振力特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5页
    1.1 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历程第12-13页
    1.2 大跨度桥梁抖振分析方法第13-32页
        1.2.1 流线型体抖振分析方法第15-18页
        1.2.2 钝体抖振分析方法第18-22页
        1.2.3 气动导纳第22-30页
        1.2.4 抖振力跨向相关性第30-32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1.3.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32-33页
        1.3.2 本文工作第33-34页
    1.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2章 钝体三维抖振力数学模型第35-75页
    2.1 各向同性紊流三维张量理论第35-45页
        2.1.1 各向同性紊流主相关函数第36-38页
        2.1.2 各向同性紊流功率谱第38-42页
        2.1.3 各向同性紊流横向相干函数第42-45页
    2.2 翼型断面三维抖振力第45-71页
        2.2.1 薄机翼两波数升力谱分析第46-48页
        2.2.2 薄机翼两波数升力谱及气动导纳识别方法第48-52页
        2.2.3 NACA0015翼型断面风洞试验验证第52-62页
        2.2.4 现有抖振二维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第62-63页
        2.2.5 薄机翼三维实用抖振力模型第63-71页
    2.3 钝体断面三维抖振力第71-74页
        2.3.1 钝体断面两波数三维抖振力模型第71-72页
        2.3.2 钝体断面的3D AAF模型及三维抖振力互谱模型第72-73页
        2.3.3 钝体断面三维抖振力模型中的待拟合参数第73-74页
    2.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3章 矩形断面抖振力空间分布特性第75-111页
    3.1 测压模型及测点布置第75-77页
    3.2 格栅和尖塔紊流场基本特性第77-84页
        3.2.1 脉动风功率谱第77-79页
        3.2.2 脉动风横向互相关系第79-81页
        3.2.3 脉动风横向相干函数第81-84页
    3.3 表面压力分布特性第84-100页
        3.3.1 表面压力分布第86-90页
        3.3.2 升力方向的流固相互作用机理第90-95页
        3.3.3 阻力方向的流固相互作用机理第95-98页
        3.3.4 截面整体抖振力功率谱特性第98-100页
    3.4 抖振力空间相关性数学模型第100-107页
    3.5 抖振力三维特性分析第107-110页
    3.6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4章 流线型箱梁断面抖振力空间特性第111-129页
    4.1 测压模型及测点布置第111-113页
    4.2 表面压力分布特性第113-115页
    4.3 抖振力空间相关性数学模型第115-119页
    4.4 三维实用抖振力数学模型第119-128页
    4.5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5章 三维实用抖振力模型的工程应用第129-137页
    5.1 桥梁三维抖振响应分析方法第129-130页
    5.2 大跨度斜拉桥应用实例第130-135页
    5.3 关于三维抖振分析结果讨论第135页
    5.4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137-140页
    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7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37-138页
    6.3 本文主要结论第138-139页
    6.4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2-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电压均衡性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SBR及连续流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