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15页 |
abstract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1.1 引言 | 第18页 |
1.2 益生菌制剂的概述 | 第18-19页 |
1.2.1 益生菌制剂的定义 | 第18-19页 |
1.2.2 益生菌制剂的分类 | 第19页 |
1.3 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机理 | 第19-20页 |
1.3.1 优势菌群理论 | 第19页 |
1.3.2 生物夺氧理论 | 第19页 |
1.3.3 竞争排斥作用 | 第19-20页 |
1.4 益生菌制剂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页 |
1.4.1 产生抗菌物质 | 第20页 |
1.4.2 增强机体免疫力 | 第20页 |
1.4.3 净化环境,减少氨和胺的生成 | 第20页 |
1.5 冻干保护剂的概述 | 第20-23页 |
1.5.1 冻干保护剂的定义 | 第20-21页 |
1.5.2 冻干保护剂的分类 | 第21页 |
1.5.3 冻干保护剂的作用机理 | 第21页 |
1.5.4 冻干保护剂在益生菌制剂中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6 复合益生菌制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1.6.1 提高生长性能 | 第23页 |
1.6.2 增强免疫系统 | 第23-24页 |
1.6.3 营养作用 | 第24页 |
1.6.4 影响肠道菌群结构 | 第24-25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1.7.1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5页 |
1.7.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5页 |
1.7.3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8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益生菌制剂的研制和复合益生菌制剂的配方筛选 | 第28-5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2.1.1 菌种 | 第28页 |
2.1.2 培养基 | 第28页 |
2.1.3 菌种活化及培养 | 第28-29页 |
2.1.4 离心收集菌体 | 第29页 |
2.1.5 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的配制 | 第29页 |
2.1.6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0-32页 |
2.2.1 菌体浓度及存活率的测定 | 第30-31页 |
2.2.2 冻干保护剂单因素筛选 | 第31页 |
2.2.3 冻干保护剂响应面优化 | 第31页 |
2.2.4 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耐受性试验 | 第31-32页 |
2.2.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3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5页 |
2.3.1 枯草芽孢杆菌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 第32-37页 |
2.3.2 酿酒酵母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 第37-41页 |
2.3.3 嗜酸乳杆菌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 第41-46页 |
2.3.4 模拟胃肠道消化液耐受性体外试验确定复合益生菌比例 | 第46-55页 |
2.4 讨论 | 第55-56页 |
2.4.1 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 第55-56页 |
2.4.2 模拟胃肠道消化液耐受性体外试验确定复合益生菌比例 | 第56页 |
2.5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第58-7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3.1.1 益生菌制剂 | 第58页 |
3.1.2 试验动物 | 第58页 |
3.1.3 试验设计 | 第58页 |
3.1.4 饲养管理 | 第58-59页 |
3.1.5 试验饲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第59-60页 |
3.1.6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60-61页 |
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61-63页 |
3.2.1 生长性能的测定 | 第61页 |
3.2.2 屠宰性能的测定 | 第61-62页 |
3.2.3 营养物质代谢率的测定 | 第62页 |
3.2.4 实验室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第62页 |
3.2.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62-6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3.3.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3.3.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3.3.3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3.4 讨论 | 第66-68页 |
3.4.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3.4.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67页 |
3.4.3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3.5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 第70-76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4.1.1 试验动物 | 第70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70页 |
4.1.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70-71页 |
4.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71页 |
4.2.1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71页 |
4.2.2 免疫指标的测定 | 第71页 |
4.2.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7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1-73页 |
4.3.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71-72页 |
4.3.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72-73页 |
4.4 讨论 | 第73-75页 |
4.4.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73-74页 |
4.4.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74-75页 |
4.5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鸡肠道黏膜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76-92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6-77页 |
5.1.1 试验动物 | 第76页 |
5.1.2 试验设计 | 第76页 |
5.1.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76-77页 |
5.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77-79页 |
5.2.1 肠道黏膜形态的测定 | 第77页 |
5.2.2 肠道菌群的测定 | 第77-79页 |
5.2.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7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9-88页 |
5.3.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 第79-81页 |
5.3.2 引物特异性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81-86页 |
5.3.3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86-88页 |
5.4 讨论 | 第88-90页 |
5.4.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 第88-89页 |
5.4.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A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89-90页 |
5.5 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论文总体讨论和结论 | 第92-96页 |
6.1 论文总体讨论 | 第92-93页 |
6.2 论文总体结论 | 第93页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3-94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附录 | 第106-108页 |
个人简历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