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喷泉码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及内容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删除信道下的纠删码 | 第19-27页 |
2.1 RS码的介绍 | 第19-20页 |
2.2 LDPC码的介绍 | 第20-22页 |
2.3 Tornado码的介绍 | 第22-23页 |
2.4 LT码的介绍 | 第23-24页 |
2.5 Raptor码的介绍 | 第24-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删除信道下LT码译码性能的研究 | 第27-39页 |
3.1 LT码的译码原理 | 第27-30页 |
3.1.1 高斯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 | 第28-29页 |
3.1.2 删除信道下的置信传播算法 | 第29-30页 |
3.2 度分布函数的设计与改进 | 第30-32页 |
3.2.1 理想孤子分布 | 第30-31页 |
3.2.2 鲁棒孤子分布 | 第31-32页 |
3.3 LT码的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32-37页 |
3.3.1 鲁棒孤子分布中参数的最优取值 | 第33-35页 |
3.3.2 度分布函数对译码迭代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 两种译码算法的适用条件及译码性能 | 第36页 |
3.3.4 源信息符号长度对译码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 802.16e的Raptor码 | 第39-49页 |
4.1 802.16e中的LDPC码 | 第39-44页 |
4.1.1 LDPC码的两种递归编码算法 | 第39-43页 |
4.1.2 删除信道下的硬判决译码算法 | 第43-44页 |
4.2 Raptor码的仿真结果与性能研究 | 第44-48页 |
4.2.1 基于Raptor码的极光图像传输方案 | 第44-45页 |
4.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喷泉码的极光图像传输 | 第49-73页 |
5.1 基于小波变换的SPECK编码介绍 | 第49-52页 |
5.1.1 小波变换图像的特点 | 第49-50页 |
5.1.2 逐次逼近量化及嵌入式编码 | 第50页 |
5.1.3 SPECK编码的介绍 | 第50-52页 |
5.2 基于RFC5053的系统Raptor码 | 第52-57页 |
5.2.1 系统Raptor码的编码原理 | 第52-56页 |
5.2.2 系统Raptor码的译码原理 | 第56-57页 |
5.3 基于喷泉码的极光图像传输方案 | 第57-71页 |
5.3.1 基于LT码的极光图像传输方案 | 第57-64页 |
5.3.2 基于系统Raptor码的极光图像传输方案 | 第64-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