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前言第8-9页
    1.2 结构减隔震(振)控制概述第9-10页
    1.3 结构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第10-12页
    1.4 隔震技术的研究概况第12-15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5-16页
2 结构地震动响应分析计算原理第16-30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响应分析第16-22页
    2.3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响应分析与振型分解法第22-25页
    2.4 地震响应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第25-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地震波的分析与人工地震波拟合第30-40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地震波的频谱分析第30-31页
    3.3 地震波加速度功率谱平稳随机模型第31-36页
    3.4 人工地震波的拟合第36-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抗震结构与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对比第40-53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隔震层的恢复力模型第40-44页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4-46页
    4.4 抗震结构与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对比第46-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5 不同地震波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第53-67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第53-54页
    5.3 本文选用自然地震波与拟合地震波对比第54-58页
    5.4 隔震结构不同地震波下的响应分析对比第58-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6 隔震层位置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第67-74页
    6.1 引言第67页
    6.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7-69页
    6.3 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第69-73页
    6.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7.1 结论第74-75页
    7.2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化杂多酸型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及检测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