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p,p-DDT对大肠癌细胞Warburg效应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23页
    1.1 p,p'-DDT简介第17-18页
    1.2 大肠癌第18-22页
        1.2.1 大肠癌简介第18页
        1.2.2 Warburg效应与大肠癌第18-20页
        1.2.3 PKM2与大肠癌第20页
        1.2.4 活性氧与大肠癌第20-21页
        1.2.5 上皮间充质转化与大肠癌第21-22页
    1.3 p,p'-DDT与大肠癌第22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p,p'-DDT通过丙酮酸激酶M2促进大肠癌细胞的Warburg效应第23-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1 实验试剂及抗体第23-24页
        2.1.2 细胞株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6页
        2.2.1 细胞的复苏、冻存与培养第24页
        2.2.2 药物处理第24页
        2.2.3 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检测第24页
        2.2.4 总RNA提取第24页
        2.2.5 荧光定量PCR第24-25页
        2.2.6 RNA干扰实验第25页
        2.2.7 细胞蛋白提取第25-26页
        2.2.8 Western印迹第26页
        2.2.9 统计学分析第26页
    2.3 实验结果第26-30页
        2.3.1 p,p'-DDT暴露促进人大肠癌细胞的Warburg效应第26页
        2.3.2 p,p'-DDT处理促进PKM2的表达和核易位第26页
        2.3.3 敲减PKM2抑制p,p'-DDT诱导的Warburg效应第26-30页
    2.4 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p,p'-DDT通过ERK1/2调节PKM2介导的Warburg效应第31-36页
    3.1 实验材料第31页
        3.1.1 实验试剂及抗体第31页
        3.1.2 细胞株第31页
    3.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3.2.1 细胞的复苏、冻存与培养第31页
        3.2.2 药物处理第31页
        3.2.3 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检测第31页
        3.2.4 总RNA提取第31页
        3.2.5 荧光定量PCR第31页
        3.2.6 细胞蛋白提取第31-32页
        3.2.7 Western印迹第32页
        3.2.8 统计学分析第32页
    3.3 实验结果第32-35页
        3.3.1 p,p'-DDT通过激活ERK1/2调节PKM2表达第32页
        3.3.2 p,p'-DDT通过ERK1/2途径调节Warbur2效应第32页
        3.3.3 p,p'-DDT激活肿瘤组织内ERK1/2并调节Warburg效应的关键蛋白第32-35页
    3.4 讨论第35-36页
第四章 p,p'-DDT通过ROS调节大肠癌细胞的Warburg效应第36-42页
    4.1 实验材料第36页
        4.1.1 实验试剂及抗体第36页
        4.1.2 细胞株第36页
    4.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4.2.1 细胞的复苏、冻存与培养第36页
        4.2.2 药物处理第36页
        4.2.3 ROS水平检测第36-37页
        4.2.4 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检测第37页
        4.2.5 总RNA提取第37页
        4.2.6 荧光定量PCR第37页
        4.2.7 细胞蛋白提取第37页
        4.2.8 Western印迹第37页
        4.2.9 统计学分析第37页
    4.3 结果第37-40页
        4.3.1 p,p'-DDT不通过ER途径促进大肠癌细胞的Warburg效应第37-38页
        4.3.2 p,p'-DDT暴露对大肠癌细胞ROS水平的影响第38页
        4.3.3 p,p'-DDT通过ROS调节PKM2和ERK1/2第38-39页
        4.3.4 p,p'-DDT通过ROS促进大肠癌细胞的Warburg效应第39-40页
    4.4 讨论第40-42页
第五章 p,p'-DDT通过STAT3/Snail1信号通路促进大肠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第42-48页
    5.1 实验材料第42页
        5.1.1 实验试剂第42页
        5.1.2 细胞株第42页
    5.2 实验方法第42-43页
        5.2.1 细胞的复苏、冻存与培养第42页
        5.2.2 药物处理第42页
        5.2.3 细胞形态学观察第42页
        5.2.4 总RNA提取第42-43页
        5.2.5 荧光定量PCR第43页
        5.2.6 细胞蛋白提取第43页
        5.2.7 Western印迹第43页
        5.2.8 统计学分析第43页
    5.3 结果第43-46页
        5.3.1 p,p'-DDT暴露对DLD1细胞形态的影响第43-44页
        5.3.2 p,p'-DDT暴露促进DLD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第44页
        5.3.3 p,p'-DDT暴露激活STAT3/Snail1信号通路第44-46页
    5.4 讨论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附录1 主要试剂配方第56-58页
附录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58-59页
附录3 英文缩略语表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靶向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核酸适体的性质研究
下一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7和P5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