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含1,3,4噻二唑硫脲类化合物对病原菌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抗性分析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17页
    1.1 发病症状及侵染源第9-10页
    1.2 TMV防治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1 培育抗病品种第10-11页
        1.2.2 生物技术在抗TMV研究中的应用第11-12页
    1.3 通过农业措施提高抗病性第12页
    1.4 通过抗病毒物质防治烟草花叶病第12-15页
        1.4.1 天然类抗烟草花叶病毒物质第12-13页
        1.4.2 化学类抗病毒物质第13-15页
    1.5 抗花叶病作用机理研究第15-17页
2 引言第17-18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8-28页
    3.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8页
    3.2 原料及中间体的合成第18-20页
        3.2.1 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第18页
        3.2.2 2-氨基-5-S-烃基-1,3,4-噻二唑的合成第18-19页
        3.2.3 2-氨基-5-S-烃基-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第19-20页
        3.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20页
    3.3 目标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法第20-21页
        3.3.1 物理性质测定第20页
        3.3.2 HPLC跟踪反应第20-21页
        3.3.3 红外光谱分析第21页
        3.3.4 质谱分析第21页
        3.3.5 核磁共振分析第21页
    3.4 目标化合物物理和图谱数据第21-24页
    3.5 生物活性测试第24-28页
        3.5.1 抗细菌活性实验第24页
        3.5.2 抗真菌活性实验第24-25页
        3.5.3 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测试第25-26页
        3.5.4 抗烟草花叶病毒(TMV)防御酶测试第26-28页
4 结果与讨论第28-44页
    4.1 含1,3,4-噻二唑硫脲类新型化合物合成条件的筛选第28-29页
        4.1.1 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第28-29页
    4.2 目标化合物波谱分析第29-35页
        4.2.1 目标化合物液相色谱分析第29-31页
        4.2.2 目标化合物质谱分析第31-32页
        4.2.3 目标化合物核磁图谱分析第32-33页
        4.2.4 目标化合物红外图谱分析第33-35页
    4.3 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第35-39页
        4.3.1 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第35-36页
        4.3.2 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第36-38页
        4.3.3 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测试结果第38-39页
    4.4 药物处理对栽培品种K326叶绿素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第39-44页
        4.4.1 化合物Ⅳ10、Ⅳ12对烟草叶绿素的影响第40页
        4.4.2 化合物Ⅳ10、Ⅳ12对烟草SOD活性的影响第40-41页
        4.4.3 化合物Ⅳ10、Ⅳ12对烟草POD活性的影响第41页
        4.4.4 化合物Ⅳ10、Ⅳ12对烟草PPO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4.4.5 化合物Ⅳ10、Ⅳ12对烟草CAT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4.4.6 化合物Ⅳ10、Ⅳ12对烟草PAL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5页
ABSTRACT第55-56页
附录 其他化合物质谱图第57-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地方品种江南晚的稻瘟病抗性QTL定位分析
下一篇:基于棉花新标准阿拉尔垦区棉花品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