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数学模型及控制方法 | 第13-31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算法的特点及计算流程 | 第13-16页 |
2.3 算法的两种旋转模式 | 第16页 |
2.4 两种旋转模式下的常见轨迹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法 | 第16-30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0-31页 |
3 机床结构误差的建模、仿真及实验验证 | 第31-49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工件旋转模式下旋转中心定位误差对加工轮廓形状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切割头旋转模式下旋转中心定位误差对加工轮廓形状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弦线两控制点方位误差对加工轮廓形状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 旋转中心定位误差对轮廓轨迹的影响 | 第35-48页 |
3.8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4 误差的标定及补偿 | 第49-60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旋转中心定位误差和两控制点定位误差的标定与补偿方法 | 第49-50页 |
4.3 旋转中心定位误差与两控制点定位误差并存情况的分析 | 第50-52页 |
4.4 旋转中心定位误差补偿实验验证 | 第52-59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59-60页 |
5 弦线跟随控制算法应用的开发 | 第60-65页 |
5.1 参数化自动编程加工程序界面的创建 | 第60-62页 |
5.2 弦线跟随控制算法有关的参数的设置选项的创建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