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企业合并的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2.1 企业合并的涵义 | 第18-19页 |
2.1.1 企业合并的含义 | 第18页 |
2.1.2 企业合并的目的 | 第18-19页 |
2.2 企业合并的理论基础 | 第19页 |
2.3 合并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 第19-20页 |
2.4 合并对企业的消极影响 | 第20-21页 |
3 当前企业合并存在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3.1 企业合并的动机“不纯” | 第21页 |
3.2 企业合并中缺乏专业中介机构的指导 | 第21-22页 |
3.3 企业合并后内部管理的不协调 | 第22-23页 |
4 优酷与土豆合并的案例分析 | 第23-45页 |
4.1 优酷与土豆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23-27页 |
4.1.1 我国视频行业的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4.1.2 优酷网的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4.1.3 土豆网的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4.2 优酷与土豆合并动因分析 | 第27-28页 |
4.2.1 提升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 第27页 |
4.2.2 资源整合,实现规模效应 | 第27页 |
4.2.3 避免恶性竞争,带动行业整合 | 第27页 |
4.2.4 实现协同效应 | 第27-28页 |
4.3 优酷与土豆的合并过程 | 第28-31页 |
4.3.1 合并背景 | 第28页 |
4.3.2 合并前双方股权结构 | 第28-30页 |
4.3.3 换股合并概况 | 第30-31页 |
4.4 优酷与土豆盈利能力的前后对比分析 | 第31-42页 |
4.4.1 盈利能力的比较分析 | 第31-34页 |
4.4.2 运营能力的比较分析 | 第34-37页 |
4.4.3 发展能力的比较分析 | 第37-40页 |
4.4.4 行业对比分析 | 第40-42页 |
4.5 案例启示 | 第42-45页 |
4.5.1 优酷与土豆合并对其盈利能力影响的总结 | 第42-43页 |
4.5.2 优酷与土豆合并存在的缺陷 | 第43页 |
4.5.3 优酷与土豆合并后的发展方向 | 第43-45页 |
5 视频企业合并盈利能力提升的建议 | 第45-48页 |
5.1 使合并动机符合市场规律 | 第45页 |
5.2 积极寻求专业中介机构指导 | 第45-46页 |
5.3 企业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 | 第46页 |
5.4 改变广告的投放方式,建立广告大数据投放机制 | 第46页 |
5.5 改变资源引进方式,从传播者变为生产者 | 第46-4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48页 |
6.3 本文的局限性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