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P2P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农户信用与信用评级 | 第14-16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页 |
2.1.1 P2P网络借贷 | 第17页 |
2.1.2 农户借款人 | 第17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8页 |
2.2.3 长尾理论 | 第18-20页 |
2.3 信用评级概述 | 第20-23页 |
2.3.1 个人信用评级方法 | 第20-22页 |
2.3.2 对信用评级方法的评价 | 第22-23页 |
3 中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与模式 | 第23-29页 |
3.1 中国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3.2 中国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 | 第25-27页 |
3.2.1 纯线上模式 | 第25-26页 |
3.2.2 债权转让模式 | 第26页 |
3.2.3 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 | 第26-27页 |
3.3 涉农P2P网贷平台现状与运营模式 | 第27-29页 |
3.3.1 以翼龙贷为代表的同城“O2O”模式 | 第27-28页 |
3.3.2 以宜农贷为代表的“公益”模式 | 第28-29页 |
4 涉农P2P网贷平台农户借款人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9页 |
4.1 国内P2P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评级现状 | 第29-30页 |
4.2 传统金融机构个人信贷风险评估体系 | 第30-33页 |
4.3 涉农P2P网贷与传统个人信贷风险的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4.4 P2P网贷农户借款人风险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39页 |
4.4.1 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6页 |
4.4.2 农户评级指标体系的量化 | 第36-39页 |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涉农P2P农户信用评级 | 第39-48页 |
5.1 BP神经网络 | 第39-40页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P2P农户借款人的评级模型 | 第40-43页 |
5.2.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第40-43页 |
5.2.2 模型结构 | 第43页 |
5.3 BP神经模型仿真 | 第43-46页 |
5.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8-50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