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用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油墨概述 | 第15-23页 |
| ·油墨的组成 | 第15-16页 |
| ·水性油墨概述 | 第16-18页 |
| ·水性丙烯酸树脂概述 | 第18-19页 |
|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分类 | 第19-21页 |
| ·丙烯酸—苯乙烯水性树脂的特点 | 第21页 |
| ·丙烯酸—苯乙烯水性树脂的指标 | 第21-23页 |
| ·各种单体所提供的性能 | 第23页 |
|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和方法 | 第23-25页 |
| ·溶液聚合法 | 第23-24页 |
| ·半连续聚合法的概述 | 第24-25页 |
| ·聚合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 第25页 |
| ·引发剂对聚合的影响 | 第25页 |
| ·国内外丙烯酸系水性涂料的研究生产情况 | 第25-30页 |
| ·BASF的聚合工艺 | 第25-26页 |
| ·Johnson的聚合工艺 | 第26页 |
| ·Henkel的聚合工艺 | 第26-27页 |
| ·国内情况 | 第27-30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 ·树脂的合成 | 第30-31页 |
| ·原料来源与规格 | 第30页 |
| ·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 | 第30-31页 |
| ·树脂合成实验 | 第31页 |
| ·树脂的表征 | 第31-3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 ·树脂玻璃化温度 | 第32页 |
| ·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第32页 |
| ·树脂的软化点 | 第32页 |
| ·树脂的酸值 | 第32-33页 |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 ·油墨树脂水溶性的测定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64页 |
| ·合成树脂的技术指标 | 第34-36页 |
| ·目标树脂的基本组成 | 第34-35页 |
| ·目标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布 | 第35页 |
| ·目标树脂的其他表征 | 第35-36页 |
| ·实验基础方案的确定 | 第36-37页 |
| ·聚合方法的选择 | 第36页 |
| ·基础配方 | 第36-37页 |
| ·溶剂的选择及其影响 | 第37-42页 |
| ·溶剂对溶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 ·溶剂对各种单体及聚合物的溶解情况 | 第38-39页 |
| ·溶剂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溶剂的选择与树脂的外观 | 第40-42页 |
| ·引发剂的影响及选择 | 第42-49页 |
| ·不同引发剂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引发剂用量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43-46页 |
| ·引发剂的半衰期的匹配 | 第46-48页 |
| ·不同引发剂对聚合产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分子量调节剂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49页 |
| ·聚合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9-52页 |
|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反应温度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反应温度与产品聚合物结构的关系 | 第51-52页 |
| ·聚合反应的加料工艺的影响 | 第52-61页 |
| ·对于体系中引发剂含量的模拟计算 | 第52-59页 |
| ·产品分子量对模拟计算的印证 | 第59-61页 |
| ·产品的放大实验 | 第61-64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2-73页 |
| 附件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