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指标研究第21-46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地震设防水准第21-22页
    2.3 性能水准的划分第22-24页
    2.4 性能指标的量化第24-33页
        2.4.1 钢管混凝土柱的性能指标选取第24-25页
        2.4.2 钢管混凝土柱的性能指标量化第25-33页
    2.5 基于ABAQUS的钢管混凝土柱的性能指标研究第33-45页
        2.5.1 CFST柱有限元模拟分析第33-40页
        2.5.2 不同套箍系数、轴压比下CFST柱的性能指标分析第40-45页
        2.5.3 ABAQUS对构件性能指标确定的意义第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防屈曲支撑性能指标研究及其工程应用第46-59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防屈曲支撑的性能指标选取第46-47页
    3.3 防屈曲支撑有限元数值分析第47-54页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7-50页
        3.3.2 模型验证第50-51页
        3.3.3 构件损伤程度分析第51-54页
    3.4 防屈曲支撑性能指标在实际工程应用研究第54-58页
        3.4.1 工程概况第54-55页
        3.4.2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55-56页
        3.4.3 构件性能评估第56-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BRB钢管混凝土框架抗侧刚度比研究第59-70页
    4.1 引言第59-61页
        4.1.1 抗侧刚度比的定义第59-60页
        4.1.2 抗侧刚度比的研究现状第60-61页
    4.2 抗侧刚度比k的合理取值范围第61-68页
        4.2.1 结构模型概况第61-62页
        4.2.2 弹性反应谱分析第62-63页
        4.2.3 大震弹塑性分析第63-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BRB钢管混凝土框架性能水准的确定第70-78页
    5.1 引言第70-74页
    5.2 构件性能指标及限值的确定第74-76页
        5.2.1 钢管混凝土柱性能指标及其限值第74-75页
        5.2.2 钢梁性能指标及其限值第75-76页
        5.2.3 防屈曲支撑性能指标及其限值第76页
    5.3 BRB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水准的确定第76-78页
第六章 BRB钢管混凝土框架层间位移角限值研究第78-94页
    6.1 BRB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建立第78-83页
        6.1.1 BRB钢管混凝土模型设计思想第78-81页
        6.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81-83页
    6.2 各性能状态下层间位移角的提取第83-84页
    6.3 层间位移角与柱截面类型的关系第84-87页
    6.4 结构层间位移角性能指标限值第87-91页
        6.4.1 完好性能水准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第87页
        6.4.2 轻微破坏性能水准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第87-88页
        6.4.3 轻~中等破坏性能水准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第88页
        6.4.4 中等破坏性能水准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第88-89页
        6.4.5 严重破坏性能水准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第89页
        6.4.6 数据汇总第89-91页
    6.5 限值安全性检验第91-93页
    6.6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7.1 结论第94-95页
    7.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新式圆形装配式顶管工作井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