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糖与细菌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1.3 糖与细菌相互作用研究 | 第11-17页 |
1.3.1 糖对细菌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 第11-12页 |
1.3.2 糖与细菌的识别机理 | 第12-14页 |
1.3.3 利用糖分子识别作用的细菌定量检测 | 第14-16页 |
1.3.4 糖与细菌的亲和作用 | 第16-17页 |
1.4 基于纳米标记的细菌检测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4.1 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细菌定量检测 | 第17-18页 |
1.4.2 基于碳量子点荧光标记的细菌定量检测 | 第18-19页 |
1.4.3 基于磁性和荧光双标记模式的细菌定量检测 | 第19-21页 |
1.5 微流控芯片用于细菌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5.1 微流控细菌芯片分析技术 | 第22-23页 |
1.5.2 微流控芯片用于细菌捕获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6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8页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1.6.2 探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第25页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2 基于Man-CQDs的甘露糖与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28-40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2.2.2 溶液配制 | 第29-30页 |
2.2.3 Man-CQDs制备 | 第30页 |
2.2.4 Man-CQDs与细菌结合实验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2.3.1 CQDs和Man-CQDs表征结果 | 第31-33页 |
2.3.2 Man-CQDs溶液中A-D-mannopyanoside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2.3.3 Man-CQDs与细菌结合时间优化 | 第34页 |
2.3.4 Man-CQDs与三种细菌相互作用 | 第34-36页 |
2.3.5 Man-CQDs与细菌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36-38页 |
2.4 小结 | 第38-40页 |
3 基于Man-Fe_3O_4和Man-CQDs纳米探针双标记模式的甘露糖与沙门氏菌选择性识别研究 | 第40-52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41-42页 |
3.2.2 溶液配制 | 第42页 |
3.2.3 Man-Fe_3O_4的制备 | 第42页 |
3.2.4 应用Man-Fe_3O_4和Man-CQDs选择性识别标记沙门氏菌 | 第42-43页 |
3.2.5 Man-Fe_3O_4加入体积优化 | 第43页 |
3.2.6 Man-CQDs加入体积优化 | 第43页 |
3.2.7 基于Man-Fe_3O_4和Man-CQDs双标记模式定量检测沙门氏菌 | 第43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3.3.1 Man-Fe_3O_4和Man-CQDs双标记模式选择性识别细菌的设计思路 | 第43-44页 |
3.3.2 Man-Fe_3O_4表征结果 | 第44-45页 |
3.3.3 Man-Fe_3O_4和Man-CQDs双标记模式选择性识别沙门氏菌 | 第45-48页 |
3.3.4 Man-Fe_3O_4和Man-CQDs加入体积的优化 | 第48-49页 |
3.3.5 合成样本中沙门氏菌检测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4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甘露糖与细菌选择性识别研究 | 第52-68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53-54页 |
4.2.2 溶液配制 | 第54页 |
4.2.3 玻璃表面修饰甘露糖 | 第54-55页 |
4.2.4 微流控芯片制作 | 第55页 |
4.2.5 微流控芯片上ConA与甘露糖结合曲线测试 | 第55页 |
4.2.6 微流控芯片内细菌的选择性识别与捕获 | 第55-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4.3.1 微流控芯片玻璃片表面甘露糖修饰 | 第56-57页 |
4.3.2 微流控细菌芯片设计 | 第57-58页 |
4.3.3 微流控芯片分析体系的搭建 | 第58-59页 |
4.3.4 微流控芯片上ConA与甘露糖的结合曲线测试 | 第59-62页 |
4.3.5 微流控芯片内选择性识别细菌 | 第62-64页 |
4.3.6 微流控芯片内细菌捕获率的计算 | 第64-65页 |
4.4 小结 | 第65-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附录 | 第82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2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