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世界各国体育事业论文--中国论文--群众性体育活动论文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供给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6-15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6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6-7页
        1.2.1 研究目的第6-7页
        1.2.2 研究意义第7页
    1.3 文献综述第7-12页
        1.3.1 国内外公共空间研究第7-9页
        1.3.2 国内外健身公共空间供给研究第9-12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5-19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1 公共空间第15页
        2.1.2 公共体育空间第15页
        2.1.3 健身公共空间第15-16页
        2.1.4 公共空间、公共体育空间、健身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第16页
    2.2 相关理论第16-19页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第16-17页
        2.2.2 公共物品理论第17页
        2.2.3 行为心理学理论第17-18页
        2.2.4 理论启示第18-19页
3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的供给现状第19-38页
    3.1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调研第19-35页
        3.1.1 大连市基本情况第19-22页
        3.1.2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调查对象、范围第22页
        3.1.3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的供给形态、类型和层次第22-27页
        3.1.4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的供给情况第27-31页
        3.1.5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的供给评价第31-35页
    3.2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供给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3.2.1 空间便利性缺失第35-36页
        3.2.2 供给结构不均衡第36页
        3.2.3 规划缺乏合理性第36页
        3.2.4 功能配置不完善第36-37页
    3.3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38页
        3.3.1 构建居民健身公共空间的意识淡薄第37页
        3.3.2 健身公共空间逐步向付费模式发展第37页
        3.3.3 城市现代化建设挤占了用于健身的场地和空间第37页
        3.3.4 城市健身公共空间设计的景观化、形式化严重第37-38页
4 居民健身公共空间供给策略第38-43页
    4.1 明确居民健身公共空间的供给原则、标准和层级第38-42页
        4.1.1 供给原则第38-39页
        4.1.2 供给标准第39-40页
        4.1.3 分级体系和服务半径第40-41页
        4.1.4 健身公共空间供给的分级指引第41-42页
    4.2 发挥政府供给主体职能,提高财政投入第42页
    4.3 重视社会组织辐射功能,调动民间财力第42页
    4.4 加强体育健身市场管理,细分市场供给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附录 1 《大连市健身公共空间调查问卷》第48-50页
附录 2 《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供给研究》专家访谈提纲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1-52页
致谢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PP模式下大型体育场馆服务定价决策研究
下一篇:竞技体育异化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