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一个控制水稻叶绿体发育基因WLP2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4页
    1.1 植物叶绿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过程第16-19页
        1.1.1 植物叶绿体的形态结构第16-17页
            1.1.1.1 叶绿体膜(chloroplast envelope)第16页
            1.1.1.2 类囊体(thylakoid)第16-17页
            1.1.1.3 基质(stroma)第17页
        1.1.2 植物叶绿体的发育过程第17-19页
    1.2 叶绿体基因组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第19页
    1.3 研究叶绿体的主要策略第19-21页
        1.3.1 正向遗传学(forward genetics)第20页
        1.3.2 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第20-21页
    1.4 叶绿体转录激活复合物(TAC)研究进展第21-23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水稻白叶白穗突变体(wlp2)的生理学和细胞形态学分析第24-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5页
        2.2.1 温度梯度实验第24页
        2.2.2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24-25页
        2.2.3 光合指标的测定第25页
        2.2.4 叶绿素合成速率的测定第25页
        2.2.5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第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32页
        2.3.1 突变体的形态学特征第25-29页
        2.3.2 突变体wlp2与野生型在叶绿体超微结构差异分析第29-30页
        2.3.3 突变体wlp2与野生型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合成速率的差异分析第30-31页
        2.3.4 突变体wlp2与野生型在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差异分析第31-32页
    2.4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水稻白叶白穗基因(wlp2)的图位克隆第33-44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3-35页
        3.1.1 实验材料第33页
        3.1.2 突变体wlp2-1、wlp2-2 功能互补载体构建第33页
        3.1.3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33-34页
        3.1.4 基因结构及同源性分析第34页
        3.1.5 基因表达分析第34页
        3.1.6 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第34页
        3.1.7 WLP2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以及水稻原生质体转化第34-35页
            3.1.7.1 WLP2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第34-35页
            3.1.7.2 水稻原生质体分离第35页
            3.1.7.3 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分析第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43页
        3.2.1 等位性分析第35-36页
        3.2.2 图位克隆与转基因验证第36-38页
        3.2.3 WLP2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8-41页
        3.2.4 WLP2基因表达模式和蛋白亚细胞定位第41-43页
    3.3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水稻白叶白穗基因(wlp2)的功能分析第44-53页
    4.1 研究材料第44页
    4.2 研究方法第44-46页
        4.2.1 酵母双杂交分析第44页
        4.2.2 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BiFC)第44页
        4.2.3 数字基因表达谱(DGE)分析第44-45页
        4.2.4 叶片H_2O_2的沉积检测第45页
        4.2.5 叶片H_2O_2的含量测定第45-46页
    4.3 研究结果第46-52页
        4.3.1 WLP2蛋白互作分析第46-47页
        4.3.2 WLP2突变后影响质体基因表达第47-49页
        4.3.3 高温逆害导致突变体白化死亡第49-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第53-56页
    5.1 wlp2是一类高温致死型白叶白穗突变体第53页
    5.2 WLP2是质体转录激活复合物重要成员第53-54页
    5.3 WLP2参与叶绿体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第54页
    5.4 wlp2高温致死分子机理探讨第54页
    5.5 幼苗期高温处理致死突变体wlp2-2 在杂交育种标记中的应用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附录第62-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矿山职业卫生分级管理体系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励磁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