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0-11页 |
1.2.3 文献综述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2-16页 |
2.1.1 贫困 | 第12-14页 |
2.1.2 扶贫 | 第14页 |
2.1.3 精准扶贫 | 第14-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反贫困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公平正义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龙川县扶贫和精准扶贫现状 | 第19-29页 |
3.1 龙川县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3.2 龙川县“双到”扶贫开发概况 | 第20页 |
3.3 龙川县精准扶贫现状 | 第20-29页 |
3.3.1 龙川县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 第20-26页 |
3.3.2 龙川县精准扶贫主要做法 | 第26-27页 |
3.3.3 龙川县精准扶贫主要成效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龙川县精准扶贫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4.1 龙川县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4.1.1 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 | 第29页 |
4.1.2 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 | 第29页 |
4.1.3 帮扶措施效果不明显 | 第29-30页 |
4.1.4 扶贫管理方式不规范 | 第30-31页 |
4.2 龙川县精准扶贫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4.2.1 帮扶双方信息不通畅 | 第31页 |
4.2.2 贫困户家庭财产收入不透明 | 第31-32页 |
4.2.3 村“两委”干部能力不强 | 第32页 |
4.2.4 驻村帮扶力度不够 | 第32-33页 |
4.2.5 长期稳定的产业脱贫措施不多 | 第33-34页 |
4.2.6 贫困人口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 第34页 |
4.2.7 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 第34-35页 |
第五章 龙川县精准扶贫对策 | 第35-41页 |
5.1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解决好“帮扶谁”的问题 | 第35-36页 |
5.1.1 强化政策宣传效果 | 第35页 |
5.1.2 建立和完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 | 第35-36页 |
5.2 精准落实帮扶责任,解决好“谁帮扶”的问题 | 第36-37页 |
5.2.1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第36页 |
5.2.2 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交流平台 | 第36-37页 |
5.2.3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 第37页 |
5.3 精准安排帮扶措施,解决好“如何帮扶”的问题 | 第37-39页 |
5.3.1 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路径 | 第37页 |
5.3.2 探索新型农村产业专业化合作模式 | 第37-38页 |
5.3.3 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 | 第38页 |
5.3.4 加强脱贫技术能力培训 | 第38-39页 |
5.4 精准管理形成合力,解决好“帮扶效果”的问题 | 第39-41页 |
5.4.1 科学管理扶贫对象信息 | 第39页 |
5.4.2 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管理 | 第39-40页 |
5.4.3 加大精准扶贫考核力度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