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国外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域选择及概况 | 第20-24页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第20-21页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1-24页 |
2.2.1 研究区域地理区位 | 第21-22页 |
2.2.2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 | 第22-23页 |
2.2.3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 | 第23-24页 |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4-28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3.1.1 遥感影像与高程数据来源 | 第24页 |
3.1.2 社会经济数据及其他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3.2 遥感数据处理 | 第25-28页 |
3.2.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5页 |
3.2.2 遥感数据特征提取 | 第25-28页 |
4 决策树C5.0分类法建模及运算 | 第28-40页 |
4.1 土地利用分类 | 第28-29页 |
4.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第28页 |
4.1.2 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 第28-29页 |
4.2 构建样本训练区数据集 | 第29-30页 |
4.3 决策树分类信息构建 | 第30-32页 |
4.4 决策树分类信息提取 | 第32-33页 |
4.5 决策树分类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4.6 决策树分类结果与精确评估 | 第35-40页 |
4.6.1 决策树分类结果 | 第35-36页 |
4.6.2 决策树分类结果修正 | 第36-37页 |
4.6.3 分类结果精度评估 | 第37-40页 |
5 曼景村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40-54页 |
5.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第40-44页 |
5.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第44-46页 |
5.3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分析 | 第46-52页 |
5.3.1 1992年-1998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第47-49页 |
5.3.2 1998年至2004年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第49-50页 |
5.3.3 2004年至2009年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第50-51页 |
5.3.4 2009年至2014年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6 曼景村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分析 | 第54-72页 |
6.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定性分析 | 第54-56页 |
6.1.1 自然驱动力定性分析 | 第54-55页 |
6.1.2 社会经济驱动力定性分析 | 第55-56页 |
6.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 第56-70页 |
6.2.1 驱动因素选择 | 第56-57页 |
6.2.2 数据预处理 | 第57-61页 |
6.2.3 主成分分析 | 第61-65页 |
6.2.4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65-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7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探讨 | 第72-76页 |
7.1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障碍 | 第72-73页 |
7.2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73-76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76-78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8.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附录 | 第86-87页 |
附表1 曼景村社会经济驱动因素指标原始数据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