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诗歌的意境新说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14页 |
一、选题缘由及价值 | 第6-7页 |
二、王阳明诗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7-10页 |
三、王阳明的诗化人生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王阳明诗歌的分期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寻圣期 | 第15-19页 |
一、九华山寻圣 | 第16-17页 |
二、泰山寻圣 | 第17-18页 |
三、友情寻道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处难转折期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成圣期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王阳明诗歌的意境说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王阳明诗歌的审美核心 | 第24-26页 |
一、心与物的审美意境 | 第24页 |
二、自由旷达的审美境界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意境说的分期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王阳明诗歌的意境新说 | 第27-30页 |
一、心意知物的审美意境 | 第27-28页 |
二、言志缘情:主体的自我心理疏导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王阳明诗歌的意境特征 | 第30-53页 |
第一节 王阳明隐逸诗歌的意境特征 | 第31-35页 |
一、佛教情怀 | 第31-33页 |
二、道家情结 | 第33-35页 |
第二节 王阳明自然山水诗歌的意境特征 | 第35-43页 |
一、旷达开朗 放豪秦望山 | 第35-36页 |
二、淡泊静谧 西湖养心 | 第36-37页 |
三、秀逸有致 田园生活 | 第37-39页 |
四、雄奇阔大 游玩牛峰山 | 第39-40页 |
五、深邃沉郁 泰山佳话 | 第40-41页 |
六、飘逸俊爽 九华情缘 | 第41-43页 |
第三节 王阳明人文情调诗歌的意境特征 | 第43-48页 |
一、思亲思友思民 | 第44-46页 |
二、人格魅力 | 第46-48页 |
第四节 王阳明哲理诗歌的意境特征 | 第48-51页 |
一、吾性自足 | 第48-49页 |
二、良知:圣人的审美意境 | 第49-51页 |
第五节 王阳明诗歌虚实相生的意境总体特征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王阳明诗歌意境的美学价值 | 第53-60页 |
第一节 人性美的彰显 | 第53-57页 |
第二节 道德与审美的圆融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