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研究缘由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基本概念及研究范畴 | 第10页 |
1.2.1 地域文化 | 第10页 |
1.2.2 单元住宅 | 第10页 |
1.2.3 空间布局 | 第10页 |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地域建筑发展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分析对比额敏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4-15页 |
1.4.1 方法 | 第14-15页 |
1.4.2 创新 | 第15页 |
1.5 涉及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额敏历史文化及游牧民族文化 | 第17-25页 |
2.1 额敏目前发展规 | 第17-18页 |
2.2 历史文化概况 | 第18-20页 |
2.3 额敏各民族来源发展及现状 | 第20-22页 |
2.3.1 哈萨克族 | 第20页 |
2.3.2 蒙古族渊源及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2.3.3 柯尔克孜族 | 第21页 |
2.3.4 俄罗斯族的渊源与现状 | 第21-22页 |
2.4 正在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22页 |
2.5 额敏县哈萨克文化发展概况 | 第22-25页 |
2.5.1 哈萨克族制度 | 第22-23页 |
2.5.2 哈萨克族饮食文化模式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额敏县传统游牧民族的住宅模式演变 | 第25-34页 |
3.1 额敏县人口及住宅分布 | 第25-27页 |
3.2 哈萨克民族的居住方式及发展 | 第27-32页 |
3.2.1 哈萨克民族的居住方式 | 第27-30页 |
3.2.2 定居的空间布局现状 | 第30-32页 |
3.3 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地域特色表达方式及空间活动分析 | 第34-40页 |
4.1 特色地域文化习俗在室外的表达及所需空间分析 | 第34-39页 |
4.1.1 哈萨克需传承的饮食文化 | 第34-35页 |
4.1.2 额敏哈萨克转场习俗 | 第35-36页 |
4.1.3 哈萨克姑娘追活动 | 第36页 |
4.1.4 哈萨克语言文化 | 第36页 |
4.1.5 哈萨克宗教文化 | 第36页 |
4.1.6 哈萨克婚礼习俗 | 第36页 |
4.1.7 哈萨克丧葬习俗 | 第36-37页 |
4.1.8 哈萨克的节日庆典习俗及宰羊待客习俗 | 第37页 |
4.1.9 哈萨克民族特色装饰 | 第37-38页 |
4.1.10 节假日民汉互访习俗 | 第38-39页 |
4.2 总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额敏地域特色单元住宅空间分析及设计 | 第40-54页 |
5.1 单元住宅的特点以及传统游牧住宅的特点 | 第40页 |
5.1.1 单元住宅的特点 | 第40页 |
5.1.2 传统游牧住宅特点 | 第40页 |
5.2 额敏地域民俗的单元住的空间设计要素分析 | 第40-51页 |
5.2.1 外墙感观氛围 | 第40-43页 |
5.2.2 共公空间 | 第43-47页 |
5.2.3 私密空间 | 第47-49页 |
5.2.4 辅助空间的布置 | 第49-51页 |
5.3 单元住宅室内空间装饰分析 | 第51-54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图表索引 | 第58-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