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安庆市倒扒狮历史街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对象及主要概念 | 第10-12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城市历史街区概述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一、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形成与演变 | 第14-16页 |
二、现代城市发展中街道与历史街区的迷失 | 第16-17页 |
三、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意识的萌发 | 第17页 |
第二节 城市历史街区的特征与价值体现 | 第17-21页 |
一、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二、城市历史街区的价值体现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城市历史街区的组成元素 | 第21-23页 |
一、物质环境元素 | 第21-23页 |
二、人文环境元素 | 第23页 |
第四节 城市历史街区的类型 | 第23-24页 |
一、按城市性质和特点分类 | 第23页 |
二、按历史街区的功能分类 | 第23-24页 |
三、按街区空间的保存状况分类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 | 第25-44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发展历程 | 第25-33页 |
一、国外 | 第25-29页 |
二、国内 | 第29-33页 |
第二节 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现状与问题 | 第33-38页 |
一、城市历史街区的基本现状 | 第33-34页 |
二、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由 | 第34-36页 |
三、城市历史街区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 第38-43页 |
一、平江历史街区的概述 | 第38页 |
二、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第38-39页 |
三、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特点分析 | 第39-42页 |
四、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启示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原则和方式 | 第44-53页 |
第一节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原则 | 第44-45页 |
一、从强调功能到注重文化 | 第44页 |
二、有机更新,循序渐进 | 第44-45页 |
三、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 第45页 |
第二节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模式 | 第45-51页 |
一、静态保护模式 | 第45-46页 |
二、动态保护更新模式 | 第46-47页 |
三、功能置换更新模式 | 第47-48页 |
四、“微循环”更新模式 | 第48-49页 |
五、“城市触媒”更新模式 | 第49-51页 |
第三节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 | 第51-52页 |
一、保护和修复 | 第51页 |
二、维修 | 第51页 |
三、改善 | 第51-52页 |
四、改造与拆除 | 第52页 |
五、环境整治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安庆市倒扒狮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 第53-76页 |
第一节 倒扒狮历史街区的概况 | 第53-63页 |
一、街区的发展过程 | 第53-55页 |
二、街区的价值体现 | 第55-60页 |
三、现存问题与原由 | 第60-63页 |
第二节 倒扒狮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 第63-64页 |
一、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 | 第63-64页 |
二、真实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 第64页 |
三、可持续发展与可读性相结合 | 第64页 |
第三节 倒扒狮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 第64-75页 |
一、保护范围与要素 | 第64-65页 |
二、保护目标与定位 | 第65-66页 |
三、分层保护更新策略 | 第66-74页 |
四、保护与更新策略的建议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著 | 第79-80页 |
图录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