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VANET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 传统的ITS交通拥堵探测 | 第15-18页 |
1.3.1 固定设施探测方式 | 第16-17页 |
1.3.2 移动车辆探测方式 | 第17-18页 |
1.4 基于VANET的交通拥堵探测 | 第18-20页 |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2 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23-41页 |
2.1 VANET介绍 | 第23-27页 |
2.1.1 VANET的网络结构 | 第24-26页 |
2.1.2 VANET的特性 | 第26-27页 |
2.1.3 VANET的相关应用 | 第27页 |
2.2 MAC层概述 | 第27-29页 |
2.2.1 MAC层指标 | 第28页 |
2.2.2 MAC协议 | 第28-29页 |
2.3 VANET的路由协议 | 第29-30页 |
2.4 VANET的广播路由协议 | 第30-38页 |
2.4.1 单跳广播路由协议 | 第31-32页 |
2.4.2 多跳广播路由协议 | 第32-38页 |
2.5 VANET的信息分发机制 | 第38-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道路交通拥堵探测 | 第41-55页 |
3.1 交通拥堵探测方案CDTC | 第41-42页 |
3.1.1 前提假设 | 第41-42页 |
3.1.2 方案设计 | 第42页 |
3.2 车辆自我拥堵探测 | 第42-46页 |
3.2.1 车辆自身拥堵判断 | 第42-45页 |
3.2.2 车辆状态信息 | 第45-46页 |
3.3 车间合作拥堵探测 | 第46-54页 |
3.3.1 车辆状态信息表的建立 | 第46-48页 |
3.3.2 合作式拥堵判断过程 | 第48-52页 |
3.3.3 交通拥堵信息的生成 | 第52-53页 |
3.3.4 CDTC方案的特点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交通拥堵信息的分发 | 第55-71页 |
4.1 基于距离的DIBA广播算法的提出 | 第55-57页 |
4.2 DIBA广播算法的设计 | 第57-64页 |
4.2.1 转发车辆的选择 | 第57-59页 |
4.2.2 超时重传机制 | 第59-60页 |
4.2.3 DIBA数据包 | 第60-61页 |
4.2.4 车辆转发等待时长设置 | 第61-62页 |
4.2.5 等待转发取消机制 | 第62页 |
4.2.6 建立信息ID表 | 第62-64页 |
4.3 算法描述 | 第64-66页 |
4.4 角度判断策略 | 第66-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71-81页 |
5.1 仿真平台介绍 | 第71-74页 |
5.1.1 SUMO交通仿真软件 | 第71-72页 |
5.1.2 NS2网络仿真软件 | 第72-74页 |
5.2 交通拥堵探测方案CDTC仿真 | 第74-76页 |
5.3 DIBA广播算法仿真 | 第76-80页 |
5.3.1 信息分发时长与信息传输覆盖率的关系 | 第78-79页 |
5.3.2 道路上车辆节点数与信息传输覆盖率的关系 | 第79-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总结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