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2.1.1 “互联网+”概念 | 第20-21页 |
2.1.2 生态果品概念 | 第21-22页 |
2.1.3 现代物流模式概念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物流成本学说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供应链理论 | 第24-25页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GZ生态果品公司物流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40页 |
3.1 GZ生态果品公司基本概况 | 第27-29页 |
3.2 GZ生态果品公司物流模式运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39页 |
3.2.1 公司物流各环节运作现状及问题 | 第29-31页 |
3.2.2 公司物流成本现状及问题 | 第31-33页 |
3.2.3 公司物流效率现状及问题 | 第33-34页 |
3.2.4 公司物流与“互联网+”融合的现状及问题 | 第34-36页 |
3.2.5 公司物流、电商人才储备现状及问题 | 第36-37页 |
3.2.6 公司物流模式协调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37-39页 |
3.3 重构现有物流模式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第4章 “互联网+”视角下的GZ生态果品公司物流模式设计与实施验证 | 第40-56页 |
4.1 GZ生态果品公司物流模式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40-43页 |
4.1.1 目标 | 第40-41页 |
4.1.2 原则 | 第41-43页 |
4.2 GZ生态果品公司物流模式设计的决定因素 | 第43-51页 |
4.2.1 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 | 第43-46页 |
4.2.2 专业人才的吸收能力 | 第46-47页 |
4.2.3 “互联网+”的融合程度 | 第47-48页 |
4.2.4 物流模式的组织效果 | 第48-50页 |
4.2.5 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 | 第50-51页 |
4.3 “互联网+”视角下的GZ生态果品公司物流模式主体构成 | 第51-52页 |
4.4 “互联网+”视角下的GZ生态果品公司物流模式构建与实践检验 | 第52-56页 |
4.4.1 物流模式的构建 | 第52-53页 |
4.4.2 物流模式的实践检验 | 第53-56页 |
第5章 “互联网+”视角下GZ生态果品公司物流模式的保障措施 | 第56-61页 |
5.1 硬件资源保障 | 第56-58页 |
5.1.1 加快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 第56页 |
5.1.2 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的果品批发市场 | 第56-57页 |
5.1.3 建设地区高水平果品物流集散中心 | 第57-58页 |
5.2 软件资源保障 | 第58-61页 |
5.2.1 学习和融入“互联网+”思维,打造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 第58页 |
5.2.2 引进并留住物流和电商专业人才 | 第58-59页 |
5.2.3 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 | 第59页 |
5.2.4 寻求政府的支持与合作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