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电站发输电方案优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考虑时空特性的电站发电成本研究 | 第16-28页 |
2.1 电站发电成本研究 | 第16-17页 |
2.2 火电厂发电成本研究 | 第17-20页 |
2.2.1 火电厂发电成本 | 第17-19页 |
2.2.2 考虑碳排放的火电厂发电成本 | 第19页 |
2.2.3 考虑时空特性的火电厂发电成本 | 第19-20页 |
2.3 风电场发电成本研究 | 第20-23页 |
2.3.1 风电场发电成本 | 第20页 |
2.3.2 考虑碳排放的风电场发电成本 | 第20-22页 |
2.3.3 考虑时空特性的风电场发电成本 | 第22-23页 |
2.4 光伏电站发电成本研究 | 第23-25页 |
2.4.1 光伏电站发电成本 | 第23-24页 |
2.4.2 考虑碳排放因素的光伏电站发电成本 | 第24-25页 |
2.4.3 考虑时空特性的光伏电站发电成本 | 第25页 |
2.5 水电站发电成本研究 | 第25-26页 |
2.5.1 水电站发电成本 | 第25-26页 |
2.5.2 考虑碳排放的水电站发电成本 | 第26页 |
2.5.3 考虑时空特性的水电站发电成本 | 第26页 |
2.6 核电站发电成本研究 | 第26-27页 |
2.6.1 核电站发电成本 | 第26-27页 |
2.6.2 考虑碳排放因素的核电站发电成本 | 第27页 |
2.6.3 考虑时空特性的核电站发电成本 | 第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计及新能源的电站发电方案非合作博弈优化 | 第28-42页 |
3.1 发电侧竞价模型 | 第28-32页 |
3.1.1 系统模型 | 第28页 |
3.1.2 交易模型 | 第28-30页 |
3.1.3 竞价模型 | 第30-32页 |
3.2 收益模型 | 第32-34页 |
3.2.1 日前市场 | 第32-33页 |
3.2.2 日内市场 | 第33-34页 |
3.3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双层优化模型 | 第34-37页 |
3.3.1 双层优化模型 | 第34-36页 |
3.3.2 非合作博弈模型 | 第36-37页 |
3.4 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计及过网费的电站输电方案优化 | 第42-54页 |
4.1 过网费定价模型 | 第42-46页 |
4.1.1 系统模型 | 第42页 |
4.1.2 过网费定价方法 | 第42-44页 |
4.1.3 过网费模型 | 第44-46页 |
4.2 电站输电方案的非合作博弈模型 | 第46-49页 |
4.2.1 非合作博弈模型 | 第46-47页 |
4.2.2 优化算法 | 第47-49页 |
4.3 案例分析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风光火跨区域消纳的电站发输电方案优化 | 第54-68页 |
5.1 风光火跨区域消纳竞价模型 | 第54-57页 |
5.1.1 系统模型 | 第54-56页 |
5.1.2 竞价模型 | 第56-57页 |
5.2 非合作博弈模型 | 第57-59页 |
5.3 案例分析 | 第59-67页 |
5.3.1 冬季 | 第60-63页 |
5.3.2 夏季 | 第63-65页 |
5.3.3 讨论分析 | 第65-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