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及价值 | 第11-21页 |
一、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 第11-18页 |
(一) 人、生活、道德 | 第11-13页 |
1、人与生活 | 第11-12页 |
2、生活与道德 | 第12-13页 |
(二)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 第13-18页 |
1、德育生活化要以生活为中心 | 第14-15页 |
2、德育生活化要以人为主体 | 第15-16页 |
3、德育生活化要使人在适应生活中实现超越 | 第16-18页 |
二、德育生活化的价值 | 第18-21页 |
(一) 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价值 | 第18-20页 |
1、德育生活化以生活为中心,夯实了德育存在的基础 | 第18-19页 |
2、德育生活化以人为主体,丰富了德育人学观 | 第19-20页 |
(二) 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价值 | 第20-21页 |
1、德育生活化为提高德育实效性指明了方向 | 第20页 |
2、活化可以增进人们对现行德育改革的认识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 | 第21-35页 |
一、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 第21-28页 |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现代德育价值观理论 | 第23-25页 |
3、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4、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 | 第28-35页 |
(一) 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困惑 | 第28-33页 |
1、迷失于功利主义 | 第28-29页 |
2、受制于工具理性 | 第29-30页 |
3、局限于知性德育 | 第30-32页 |
4、与生活的疏离 | 第32-33页 |
(二) 时代发展要求更多关注人与生活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德育生活化的方向与策略 | 第35-47页 |
一、立足生活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 第35-38页 |
1、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以生活为起点 | 第35-36页 |
2、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在生活中进行 | 第36-37页 |
3、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最终回到生活 | 第37-38页 |
二、引领生活培育理性的道德思维 | 第38-39页 |
三、关爱生命 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德育生活化的主要任务 | 第39-42页 |
四、陶情养德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德育生活化对人的终极关怀 | 第42-47页 |
1、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 | 第43-44页 |
2、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 第44-45页 |
3、促进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发展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