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4-29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花境 | 第15-18页 |
1.2.1 花境的定义 | 第15-16页 |
1.2.2 花境的特点 | 第16-17页 |
1.2.2.1 形式多样,立面丰富 | 第16-17页 |
1.2.2.2 植材种类繁多,景观效果自然,展现季相美 | 第17页 |
1.2.2.3 类型和功能不一,应用范围广 | 第17页 |
1.2.2.4 观赏期长,养护管理粗放 | 第17页 |
1.2.3 花境的分类 | 第17-18页 |
1.3 现代私家庭院花境 | 第18-28页 |
1.3.1 私家庭院花境的起源与发展 | 第18-22页 |
1.3.1.1 私家庭院花境的起源 | 第18-19页 |
1.3.1.2 国外私家庭园院花境的历史演变 | 第19-20页 |
1.3.1.3 国内私家庭院花境的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1.3.2 庭院和庭院花境 | 第22页 |
1.3.2.1 庭院(Courtyard garden) | 第22页 |
1.3.2.2 庭院花境(Courtyardborder) | 第22页 |
1.3.3 现代私家庭院花境的功能 | 第22页 |
1.3.4 现代私家庭院花境的特征 | 第22页 |
1.3.5 现代私家庭园花境的分类 | 第22-28页 |
1.3.5.1 根据植物材料种类 | 第23-25页 |
1.3.5.2 根据立地条件分类 | 第25-26页 |
1.3.5.3 根据花期分类 | 第26页 |
1.3.5.4 根据花色分类 | 第26-27页 |
1.3.5.5 根据观赏时间分类 | 第27页 |
1.3.5.6 根据平面轮廓分类 | 第27-28页 |
1.3.5.7 根据用途分类 | 第28页 |
1.5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28-29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2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2 国外私家庭院花境配置实例分析 | 第29-37页 |
2.1 英国诺丁汉(NOTTINGHAM)私家庭院花境配置案例分析 | 第29-32页 |
2.1.1 诺丁汉概况 | 第29页 |
2.1.2 案例一花境配置分析 | 第29-30页 |
2.1.3 案例二花境配置分析 | 第30-31页 |
2.1.4 案例三花境配置分析 | 第31-32页 |
2.1.5 案例四花境配置分析 | 第32页 |
2.2 新西兰(NEW ZEALAND)私家庭院花境配置案例分析 | 第32-36页 |
2.2.1 新西兰概况 | 第32-33页 |
2.2.2 瓦尔特山峰农庄(WALTER PEAK FARM)花境配置分析 | 第33-34页 |
2.2.3 爱哥顿农庄花境配置分析 | 第34-35页 |
2.2.4 基督城(CHRISTCHURCH)一私人庄园花境配置分析 | 第35页 |
2.2.5 基督城(CHRISTCHURCH)植物园附近的私人庭院花境配置分析 | 第35-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上海现代私家庭院花境营建研究 | 第37-59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37-38页 |
3.2 上海地区私家庭院花境应用概况 | 第38-39页 |
3.2.1 上海地区现代私家庭院花境应用现状 | 第38-39页 |
3.3 上海地区私家庭院花境配置分析 | 第39-54页 |
3.3.1 调查与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3.3.1.1 调查时间与案例选择 | 第39-40页 |
3.3.1.2 分析方法 | 第40页 |
3.3.2 花境调查与分析 | 第40-54页 |
3.3.2.1 独幢别墅庭院花境案例分析 | 第40-43页 |
3.3.2.2 联排别墅庭院花境案例分析 | 第43-47页 |
3.3.2.3 底层庭院花境案例分析 | 第47-50页 |
3.3.2.4 乡村庭院花境案例分析 | 第50-54页 |
3.4 花境配置总结 | 第54-57页 |
3.4.1 优点 | 第54-55页 |
3.4.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5-57页 |
3.4.3 改进措施 | 第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4 现代私家庭院花境营建探讨 | 第59-82页 |
4.1 营建原则 | 第59-64页 |
4.1.1 科学性原则 | 第59-60页 |
4.1.1.1 生态性 | 第59-60页 |
4.1.1.2 物种多样性 | 第60页 |
4.1.1.3 乡土性 | 第60页 |
4.1.2 艺术性原则 | 第60-62页 |
4.1.2.1 形式美原则 | 第60-62页 |
4.1.2.2 色彩美 | 第62页 |
4.1.2.3 意境美 | 第62页 |
4.1.3 技术性原则 | 第62页 |
4.1.4 经济性原则 | 第62页 |
4.1.5 空间性原则 | 第62-63页 |
4.1.6 时间性原则 | 第63页 |
4.1.7 文化性原则 | 第63-64页 |
4.2 设计步骤 | 第64-70页 |
4.2.1 位置选择和植床设计 | 第64页 |
4.2.2 边缘、背景和前景设计 | 第64-65页 |
4.2.3 种植设计 | 第65-70页 |
4.2.3.1 平面设计 | 第66页 |
4.2.3.2 立面设计 | 第66-67页 |
4.2.3.3 植物材料选择 | 第67页 |
4.2.3.4 色彩搭配 | 第67-68页 |
4.2.3.5 季相设计 | 第68-70页 |
4.3 花境模式 | 第70-77页 |
4.3.1 植物推荐 | 第71页 |
4.3.2 模式探讨 | 第71-77页 |
4.3.2.1 色彩主题花境 | 第71-74页 |
4.3.2.2 专题花境 | 第74-75页 |
4.3.2.3 香草花境 | 第75-76页 |
4.3.2.4 食用花境 | 第76-77页 |
4.4 现代私家庭院花境施工及养护管理 | 第77-82页 |
4.4.1 现代私家庭院花境施工流程 | 第77-79页 |
4.4.2 现代私家庭院花境养护管理 | 第79-82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82-8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5.3 讨论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