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1.1 视频编解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视频编解码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相关应用举例 | 第13页 |
1.4 本文后续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H.264/AVC 视频编码标准 | 第14-40页 |
2.1 概述 | 第14-15页 |
2.1.1 多种更好的运动估计 | 第14-15页 |
2.1.2 更精确的帧内预测 | 第15页 |
2.1.3 小尺寸 4x4 的整数变换 | 第15页 |
2.1.4 统一的熵编码 | 第15页 |
2.2 帧内预测的意义 | 第15-16页 |
2.2.1 帧内预测的物理意义 | 第15-16页 |
2.2.2 帧内预测的存在性意义 | 第16页 |
2.3 帧内预测部分的标准 | 第16-39页 |
2.3.1 亮度样点的 Intra_4x4 预测过程 | 第17-27页 |
2.3.2 亮度样点的 intra_16x16 预测过程 | 第27-31页 |
2.3.3 色度样点的帧内预测过程 | 第31-35页 |
2.3.4 残差与补偿 | 第35-36页 |
2.3.5 残差的变换和量化方法 | 第36-39页 |
2.4 不同帧内模式编码代价的比较方法 | 第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帧内预测编码快速算法 | 第40-63页 |
3.1 研究快速算法的意义 | 第40页 |
3.2 几种快速算法研究与改进 | 第40-62页 |
3.2.1 原始算法(org) | 第40-42页 |
3.2.2 块方向性快速决断算法 | 第42-45页 |
3.2.3 块方向性快速决断算法的改进 | 第45-46页 |
3.2.4 环境相关算法 | 第46-48页 |
3.2.5 简化环境相关算法 | 第48-50页 |
3.2.6 直方图算法(histo) | 第50-53页 |
3.2.7 混合算法(mix) | 第53-54页 |
3.2.8 实验结果对比 | 第54-6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帧内预测编解码的实现研究 | 第63-91页 |
4.1 H.264 的编解码的复用 | 第63-64页 |
4.1.1 H.264 编码流程 | 第63页 |
4.1.2 H.264 解码流程 | 第63-64页 |
4.1.3 编解码复用的可行性 | 第64页 |
4.2 H.264 编解码系统 | 第64-66页 |
4.2.1 概述 | 第64页 |
4.2.2 框图 | 第64-66页 |
4.2.3 工作原理 | 第66页 |
4.2.4 帧内预测部分在系统中的位置 | 第66页 |
4.3 帧内编解码的架构方案 | 第66-80页 |
4.3.1 功能描述 | 第66页 |
4.3.2 框图 | 第66-67页 |
4.3.3 编码处理流程 | 第67-78页 |
4.3.4 解码处理流程 | 第78-80页 |
4.4 帧内预测的硬件实现 | 第80-88页 |
4.4.1 预测模块 Pred | 第80-82页 |
4.4.2 代价计算模块 Satd | 第82-84页 |
4.4.3 DC 系数处理模块 DC_Coef_Process | 第84-85页 |
4.4.4 重建模块 Recon_4x4 | 第85页 |
4.4.5 各种 Buffer 的结构 | 第85-88页 |
4.5 帧内预测编解码架构的性能 | 第88-90页 |
4.5.1 面积评估 | 第88页 |
4.5.2 带宽估计 | 第88-89页 |
4.5.3 性能评估 | 第89页 |
4.5.4 与其它设计的比较 | 第89-9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5.1 总结 | 第91页 |
5.2 后续工作 | 第91页 |
5.3 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6-97页 |
附件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