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沙坪二级水电站坝址左岸堆积体力学参数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7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岩土体力学参数 | 第11-13页 |
·边坡稳定性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主要成果 | 第16-17页 |
第2章 环境地质背景研究 | 第17-38页 |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 第17-33页 |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地层岩性 | 第18-21页 |
·地质构造 | 第21-30页 |
·地震活动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 第30-32页 |
·水文地质 | 第32-33页 |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33-38页 |
·地形地貌 | 第33页 |
·地层岩性 | 第33-35页 |
·地质构造 | 第35-36页 |
·物理地质现象 | 第36-37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7-38页 |
第3章 堆积体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 第38-60页 |
·堆积体基本特征 | 第38-46页 |
·堆积体边界、规模及形态特征 | 第38-40页 |
·堆积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 第40-42页 |
·堆积体基覆面特征 | 第42-43页 |
·堆积体地下水特征 | 第43-44页 |
·堆积体变形破坏特征 | 第44-46页 |
·堆积体成因机制及影响因素 | 第46-49页 |
·堆积体成因机制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 第49-60页 |
·离散单元法概述 | 第49-51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60页 |
第4章 堆积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第60-89页 |
·岩土体物理性质 | 第60-63页 |
·岩土体力学性质 | 第63-89页 |
·大型剪切试验 | 第64-69页 |
·三轴剪切试验 | 第69-79页 |
·直剪试验 | 第79-85页 |
·经验公式 | 第85-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第5章 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 第89-132页 |
·堆积体稳定性定性分析 | 第89-90页 |
·堆积体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 | 第90-120页 |
·计算方案 | 第90-92页 |
·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 第92-94页 |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94-100页 |
·整体稳定性计算分析 | 第100-112页 |
·局部稳定性计算分析 | 第112-116页 |
·堆积体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 第116-120页 |
·小结 | 第120页 |
·堆积体稳定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第120-132页 |
·FLAC 软件的基本原理 | 第121-122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22-124页 |
·开挖前堆积体应力场、变形场及稳定性分析 | 第124-127页 |
·开挖后堆积体应力场、变形场及稳定性分析 | 第127-131页 |
·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6章 堆积体危害程度研究 | 第132-139页 |
·堆积体危险性分析 | 第132-138页 |
·堆积体破坏形式及破坏规模 | 第132页 |
·库区堆积体涌浪计算 | 第132-138页 |
·工程影响分析 | 第138-139页 |
结论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