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2.1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第10-11页
        1.2.2 国外文献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第11-12页
        1.2.3 国内文献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15-16页
        1.4.1 文章的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文章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第16-19页
    2.1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成背景第16页
    2.2 制度的内涵及构成第16-17页
    2.3 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第17-18页
    2.4 制度变迁的一般模式第18-19页
第3章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第19-28页
    3.1 机制分析的一般框架第19-21页
        3.1.1 对制度历史起点的分析第19-20页
        3.1.2 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第20页
        3.1.3 利益集团的互动第20页
        3.1.4 制度最终形态的分析第20-21页
    3.2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第21-24页
        3.2.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起点第21页
        3.2.2 政府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分析第21-22页
        3.2.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各利益集团的互动与博弈第22-23页
        3.2.4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形态第23-24页
    3.3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第24-28页
        3.3.1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界定第24页
        3.3.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起点第24-25页
        3.3.3 政府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分析第25-26页
        3.3.4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各利益集团的互动与博弈第26-27页
        3.3.5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最终形态第27-28页
第4章 对我国当前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评价第28-33页
    4.1 价值取向与建制理念第28页
    4.2 同时代和国情的适应性第28-29页
    4.3 制度的有效性第29-31页
    4.4 制度的可持续性第31-33页
第5章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第33-40页
    5.1 以公平正义可持续作为改革的指导理念与价值取向第33-35页
        5.1.1 公平正义可持续的内涵第33-34页
        5.1.2 公平正义可持续作为指导理念与价值取向的依据第34页
        5.1.3 实现以效率为导向到以公平正义可持续为导向的转变第34-35页
    5.2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第35-40页
        5.2.1 顶层设计的原因第35-36页
        5.2.2 顶层设计之一:制度并轨第36-37页
        5.2.3 顶层设计之二:全国统筹第37-38页
        5.2.4 顶层设计之三:个人名义账户制的引入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及问题研究--以邢台市为例
下一篇:河北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以平山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