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文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政府治理与行政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阐释 | 第15-25页 |
2.1 政府治理的内涵 | 第15-19页 |
2.1.1 政府治理的含义 | 第15-16页 |
2.1.2 政府治理的内容 | 第16-17页 |
2.1.3 政府治理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4 有效的政府治理的标准 | 第18-19页 |
2.2 行政运行机制的内涵 | 第19-22页 |
2.2.1 行政运行机制的含义 | 第19-20页 |
2.2.2 行政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20页 |
2.2.3 行政运行机制的特点 | 第20-21页 |
2.2.4 良好的行政运行机制的标准 | 第21-22页 |
2.3 行政运行机制与有效政府治理的关系分析 | 第22-25页 |
2.3.1 有效的政府治理支撑行政运行机制的良性运作 | 第23页 |
2.3.2 良好的行政运行机制运作水平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 第23-24页 |
2.3.3 良好的行政运行机制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第24-25页 |
第3章 行政运行机制现状、问题及对政府治理的负效应分析 | 第25-34页 |
3.1 行政运行机制的治理现状 | 第25-27页 |
3.1.1 治理价值理念的转变:从集权、人治走向民主、法治 | 第25页 |
3.1.2 治理制度的重塑:健全相协调、相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 | 第25-26页 |
3.1.3 治理行为的创新:地方政府勇于试点 | 第26-27页 |
3.2 行政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2.1 多元化决策主体协同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质量有待提高 | 第27页 |
3.2.2 公共政策执行力弱化 | 第27-28页 |
3.2.3 监督机制成效不高,监督体制不健全,外部监督徒有其表 | 第28页 |
3.2.4 行政运行机制中行政方法僵化,形式重于实质,没有形成合力 | 第28-29页 |
3.2.5 行政运行机制三大子系统职能混淆、界限模糊 | 第29页 |
3.3 现有行政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对政府治理的负效应 | 第29-34页 |
3.3.1 阻碍政府治理结构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30页 |
3.3.2 阻碍政府治理制度体系的完善 | 第30-31页 |
3.3.3 阻碍政府治理方法的多元化机制的建立 | 第31-32页 |
3.3.4 阻碍政府治理功能的发挥 | 第32-33页 |
3.3.5 阻碍治理运行体系的顺畅运行 | 第33-34页 |
第4章 优化我国行政运行机制实现有效政府治理的建议 | 第34-47页 |
4.1 “行政三分制”理论内涵与提出 | 第34-38页 |
4.1.1 理论内涵 | 第34页 |
4.1.2 提出“行政三分制”的理论依据 | 第34-35页 |
4.1.3 提出“行政三分制”的现实依据 | 第35-37页 |
4.1.4 “行政三分制”的提出过程 | 第37-38页 |
4.2 “行政三分制”的争议与局限性及启示 | 第38-40页 |
4.2.1 关于体制设计的质疑 | 第38-39页 |
4.2.2 关于行政效率与成本的质疑 | 第39页 |
4.2.3 关于行政监督机制的质疑 | 第39页 |
4.2.4 启示 | 第39-40页 |
4.3 优化行政运行机制的建议 | 第40-47页 |
4.3.1 构建内涵民主、科学、法治价值理念的文化推进政府的有效治理 | 第40-41页 |
4.3.2 构建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政府的有效治理 | 第41-43页 |
4.3.3 构建与决策适度分离的行政执行机制推进政府的有效治理 | 第43-44页 |
4.3.4 构建公正、独立的行政监督机制推进政府的有效治理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