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隐私权与患者隐私权 | 第9-14页 |
(一) 隐私与隐私权 | 第9-12页 |
1. 隐私 | 第9页 |
2. 隐私权 | 第9-12页 |
(二) 患者隐私权 | 第12-14页 |
二、侵犯患者隐私权 | 第14-24页 |
(一) 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 第14-16页 |
1. 医疗机构或者医院工作人员实施了侵害患者隐私权的行为 | 第14页 |
2. 患者隐私权遭受到损害 | 第14-15页 |
3. 因果关系 | 第15-16页 |
4. 主观过错 | 第16页 |
(二) 侵犯患者隐私权的类型 | 第16-19页 |
(三) 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责任及免责 | 第19-24页 |
1. 责任 | 第19-21页 |
2. 免责 | 第21-24页 |
三、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一) 落实人权观念,维护患者权益 | 第24页 |
(二) 完善相关立法,推动依法治国 | 第24-25页 |
(三) 维护信任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 第25-27页 |
四、我国对患者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 第27-32页 |
(一) 现状 | 第27-29页 |
(二) 不足 | 第29-32页 |
1.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维权意识不强 | 第29-30页 |
2. 医方缺乏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意识 | 第30-31页 |
3. 隐私权与名誉权的界限不明 | 第31页 |
4. 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保护体系 | 第31-32页 |
五、我国对患者隐私权保护的完善 | 第32-43页 |
(一) 域外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 第32-35页 |
1. 国际组织 | 第32-33页 |
2. 美国 | 第33-34页 |
3. 日本 | 第34-35页 |
(二) 我国对患者隐私权保护的完善 | 第35-43页 |
1. 德治 | 第36-37页 |
2. 法治 | 第37-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