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保险诈骗罪概述 | 第8-11页 |
第一节 保险诈骗罪的概念 | 第8页 |
第二节 现阶段保险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 第8-9页 |
第三节 保险诈骗犯罪的社会危害 | 第9-11页 |
第二章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 第11-23页 |
第一节 保险诈骗罪的客体 | 第11-13页 |
第二节 保险诈编罪的客观方面 | 第13-17页 |
一、对事后投保行为的定性 | 第13-14页 |
二、对自杀、自残行为的定性 | 第14-16页 |
三、对刑法第198条中有关本罪罪状表述方式的思考 | 第16-17页 |
第三节 保险诈骗罪的主体 | 第17-20页 |
第四节 保险诈编罪的主观方面 | 第20-23页 |
一、保险诈骗罪能否由间接故意构成 | 第20-21页 |
二、保险诈骗罪是否必须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保险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 第23-34页 |
第一节 保险诈骗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 | 第23-24页 |
一、保险诈骗罪与保险合同纠纷 | 第23页 |
二、保险诈骗罪与一般保险欺诈行为 | 第23页 |
三、保险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 | 第23-24页 |
四、保险诈骗罪与贪污罪、职务侵占罪 | 第24页 |
第二节 保险诈骗罪的罪数形态 | 第24-26页 |
第三节 保险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 第26-29页 |
一、刑法第198条第4款和刑法第229条第1款的法条竞合问题 | 第26-27页 |
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与保险诈骗行为人内外勾结诈骗保险金的行为定性 | 第27-29页 |
第四节 保险诈骗罪的未遂和既遂 | 第29-34页 |
一、保险诈骗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 | 第29-30页 |
二、保险诈骗罪未遂形态中的着手标准 | 第30-32页 |
三、保险诈骗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保险诈骗罪的处罚问题研究 | 第34-41页 |
第一节 重视罚金刑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设置资格刑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提倡轻刑化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单位犯罪的刑罚设置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声明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