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歙县茶园土壤适宜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文献综述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我国适宜性评价的方法第11-14页
        1.3.1 经验判断指数和法第11页
        1.3.2 回归分析法第11-12页
        1.3.3 层次分析法第12页
        1.3.4 模糊综合评判法第12-13页
        1.3.5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第13-14页
    1.4 适宜性评价原则第14-15页
        1.4.1 针对性原则第14页
        1.4.2 可持续利用原则第14页
        1.4.3 因地制宜原则第14页
        1.4.4 综合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第14-15页
2 引言第15-16页
    2.1 研究目的第15页
    2.2 研究内容第15页
    2.3 研究意义第15-16页
3 研究区概况第16-21页
    3.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16-17页
    3.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7-19页
        3.2.1 气候第17-18页
        3.2.2 地形地貌第18页
        3.2.3 水文第18页
        3.2.4 植被第18-19页
    3.3 社会经济概况第19页
    3.4 茶叶种植情况第19-21页
4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4.1 资料收集第21页
        4.1.1 图件资料第21页
        4.1.2 采样资料第21页
        4.1.3 软硬件资料第21页
        4.1.4 其他资料第21页
    4.2 研究方法第21页
    4.3 研究路线第21-22页
    4.4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第22-23页
        4.4.1 基础属性数据库建立第22页
        4.4.2 基础空间数据库建立第22-23页
5 数据处理第23-27页
    5.1 土壤图和行政区划图的处理第23页
    5.2 坐标系统第23页
    5.3 采样点处理第23-27页
6 适宜性评价第27-38页
    6.1 评价单元的确定第27-28页
    6.2 评价单元赋值第28页
    6.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28-36页
        6.3.1 评价因子的确定第29-30页
        6.3.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第30-33页
        6.3.3 评价因子隶属度的确定第33-36页
    6.4 计算茶叶适宜性评价综合指数第36页
    6.5 确定适宜性等级第36-37页
    6.6 评价结果校验第37-38页
7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7.1 高度适宜等级区第38-40页
    7.2 适宜等级区第40-42页
    7.3 勉强适宜等级区第42-44页
    7.4 不适宜等级区第44-46页
8 主要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成果清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原市老城区邻里开放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标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