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3.1 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 第15页 |
1.3.2 VLBWI 的生理特点 | 第15-17页 |
1.3.3 VLBWI 常见并发症及预后 | 第17页 |
1.3.4 住院 VLBWI 对家庭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5 FCC 的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1.3.6 FCC 应用于 NICU 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1.1 研究样本来源 | 第21页 |
2.1.2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2.1.4 分组标准 | 第21页 |
2.1.5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2.2.1 宣传手册 | 第21-22页 |
2.2.2 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22页 |
2.2.3 新生儿 20 项行为神经评分表(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 | 第22页 |
2.3 测量方法 | 第22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2.4.1 科室培训 | 第22-23页 |
2.4.2 调整探视制度 | 第23页 |
2.4.3 健康宣教 | 第23页 |
2.4.4 交待病情及心理支持 | 第23-24页 |
2.4.5 指导家属参与 VLBWI 基础护理 | 第24页 |
2.4.6 VLBWI 过渡到家庭的支持 | 第24-25页 |
2.5 研究路线 | 第25页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25-2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6-29页 |
3.1 干预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26页 |
3.2 两组 VLBWI 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第26-27页 |
3.3 两组 VLBWI 一个月体重增长情况的比较 | 第27页 |
3.4 两组 VLBWI 住院时间及 NBNA 评分的比较 | 第27-28页 |
3.5 两组 VLBWI 出院后一个月内门诊就诊及再住院率比较 | 第28-2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9-33页 |
4.1 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 第29页 |
4.2 FCC 干预对 VLBWI 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4.3 FCC 对 VLBWI 一个月体重增长情况的影响 | 第30页 |
4.4 FCC 对两组 VLBWI 住院时间及 NBNA 评分的影响 | 第30-31页 |
4.5 FCC 对 VLBWI 出院后一个月内门诊就诊及再住院情况的影响 | 第31页 |
4.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1-3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附录1 | 第40-41页 |
附录2 | 第41-44页 |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