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电力行业分布式ETL数据集成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 课题来源第12-14页
    1.4 论文内容的安排第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第15-26页
    2.1 ETL的相关研究第15-22页
        2.1.1 数据抽取第15-17页
        2.1.2 数据转换第17-19页
        2.1.3 数据加载第19-20页
        2.1.4 元数据第20-22页
    2.2 Agent理论第22-25页
        2.2.1 Agent系统第22-23页
        2.2.2 多Agent系统第23-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模块划分第26-36页
    3.1 设计目标第26-28页
    3.2 功能性需求第28-29页
    3.3 性能需求第29-30页
    3.4 系统总体模块划分第30-33页
        3.4.1 客户端设计第30-31页
        3.4.2 主控服务器设计第31-32页
        3.4.3 计算服务器设计第32-33页
    3.5 业务流程图第33-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分布式ETL模型第36-47页
    4.1 专用术语的定义第36页
    4.2 ETL作业第36-38页
        4.2.1 ETL作业描述第36-37页
        4.2.2 可划分作业第37页
        4.2.3 划分方案第37-38页
        4.2.4 不可划分作业第38页
    4.3 ETL作业分割第38-42页
        4.3.1 数据分割第38-39页
        4.3.2 作业分割第39-40页
        4.3.3 代价计算第40-41页
        4.3.4 分割方案计算第41-42页
    4.4 ETL作业并行执行第42-44页
    4.5 负载平衡策略第44-45页
    4.6 ETL作业的回收机制第45-46页
    4.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基于GPMS平台的分布式数据集成系统的总体设计第47-63页
    5.1 分布式数据集成系统的结构设计第47-50页
        5.1.1 分布式ETL的软件体系结构第47-49页
        5.1.2 分布式ETL网络拓扑结构第49-50页
    5.2 数据划分设计第50-52页
        5.2.1 数据划分的原则第50-51页
        5.2.2 数据划分模块设计第51-52页
    5.3 ETL作业的恢复设计第52-53页
        5.3.1 锁机制第52页
        5.3.2 作业恢复过程第52-53页
    5.4 元数据库设计第53-54页
    5.5 ETL分布式数据集成系统的流程设计第54-62页
        5.5.1 数据集成系统作业执行流程第54-56页
        5.5.2 ETL作业执行引擎第56-62页
    5.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基于GPMS平台的分布式数据集成系统的实现第63-73页
    6.1 与外部系统的集成第63-69页
        6.1.1 与外部系统的接口的实现第63-66页
        6.1.2 与外部系统的映射规则设计第66-69页
    6.2 GPMS平台高级应用第69-72页
    6.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七章 基于GPMS平台的分布式数据集成系统的测试第73-84页
    7.1 ETL作业客户端界面第73-75页
        7.1.1 客户端登录界面第73页
        7.1.2 客户端作业设计界面第73-75页
    7.2 ETL协调控制端界面第75页
    7.3 ETL计算服务端界面第75-76页
    7.4 调度设计器界面第76-77页
    7.5 系统测试第77-82页
        7.5.1 数据集成任务描述第77-78页
        7.5.2 测试计划第78-79页
        7.5.3 软/硬件参数第79-80页
        7.5.4 加速比第80页
        7.5.5 测试实验第80-82页
        7.5.6 系统测试分析与评价第82页
    7.6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第84-86页
    8.1 结论第84-85页
    8.2 展望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胆道引流术解决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不同亚型脂联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