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柠条收获装备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柠条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2 国内柠条机械化作业装备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 虚拟设计与仿真技术 | 第16-18页 |
1.3.1 虚拟设计与仿真技术简述 | 第16-17页 |
1.3.2 虚拟设计仿真技术在农业装备设计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4.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柠条生物形态特性与力学性质 | 第22-42页 |
2.1 柠条物性研究 | 第22-28页 |
2.1.1 可供参考的茎秆类作物力学性质研究 | 第22-23页 |
2.1.2 柠条的生物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第23-25页 |
2.1.3 柠条的力学性质指标 | 第25-27页 |
2.1.4 柠条的力学模型 | 第27-28页 |
2.2 柠条力学性质试验 | 第28-40页 |
2.2.1 试验材料准备 | 第28页 |
2.2.2 试验仪器及方法 | 第28-31页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2.2.4 柠条茎秆力学性质测试正交试验 | 第34-37页 |
2.2.5 柠条茎秆剪切性质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2.3 柠条茎秆虚拟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3 切割机构的设计 | 第42-55页 |
3.1 柠条切割及切割机理分析 | 第42-44页 |
3.2 切割部件选型 | 第44-50页 |
3.2.1 切割方式的选择 | 第44页 |
3.2.2 圆盘锯 | 第44-46页 |
3.2.2.1 圆盘锯锯盘参数 | 第44-46页 |
3.2.2.2 圆盘锯锯齿 | 第46页 |
3.2.3 圆盘锯的动态稳定性 | 第46-50页 |
3.2.3.1 圆盘锯的振动分析 | 第46-47页 |
3.2.3.2 圆盘锯的稳定性 | 第47-49页 |
3.2.3.3 圆盘锯的平面应力 | 第49-50页 |
3.3 切割部件设计 | 第50-54页 |
3.3.1 设计思路 | 第50页 |
3.3.2 工作机构 | 第50-51页 |
3.3.3 传动设计 | 第51页 |
3.3.4 控制系统 | 第51-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柠条切割机构仿真与分析 | 第55-89页 |
4.1 切割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第55-61页 |
4.1.1 切割运动学模型 | 第55-58页 |
4.1.2 切割运动学仿真 | 第58-61页 |
4.2 切割机构有限元分析 | 第61-71页 |
4.2.1 模态分析 | 第61-64页 |
4.2.2 静力学分析 | 第64-71页 |
4.3 切割机构动力学分析 | 第71-88页 |
4.3.1 动力学分析原理 | 第71-76页 |
4.3.2 动力学分析建模 | 第76-82页 |
4.3.3 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82-85页 |
4.3.4 动力学响应面仿真试验 | 第85-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5 柠条收获机输送机构设计及仿真研究 | 第89-101页 |
5.1 输送机构的设计方案 | 第89-93页 |
5.1.1 输送机构的设计 | 第89-91页 |
5.1.2 输送部件的指标参数 | 第91-93页 |
5.2 输送机构建模与分析 | 第93-94页 |
5.3 输送机构速比匹配分析 | 第94-96页 |
5.4 输送机构部件应力应变分析 | 第96-10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6 田间试验 | 第101-106页 |
6.1 平茬试验准备 | 第101-103页 |
6.1.1 试验条件 | 第101-102页 |
6.1.2 测试指标 | 第102页 |
6.1.3 试验方法 | 第102-103页 |
6.2 田间性能试验 | 第103-104页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5页 |
6.3.1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4-105页 |
6.3.2 试验效果 | 第10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7.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6-107页 |
7.2 创新点 | 第107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4页 |
Abstract | 第114-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