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1.1 CO_2高温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 锆酸锂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 第13-16页 |
| 1.2.1 锆酸锂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1.2.2 Li_Zr_2O_3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溶胶-凝胶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 1.3.1 溶胶-凝胶法的原理 | 第16-18页 |
| 1.3.2 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法制备多孔块体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5-26页 |
| 2.2 实验过程 | 第26-28页 |
| 2.2.1 纳米锆酸锂粉体的制备 | 第26-27页 |
| 2.2.2 多孔锆酸锂块体的制备 | 第27页 |
| 2.2.3 锆酸锂材料的CO_2吸附/解吸测定实验 | 第27-28页 |
| 2.3 测试及表征 | 第28-31页 |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8页 |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8-29页 |
| 2.3.3 热分析(TG/DSC) | 第29页 |
| 2.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9页 |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页 |
| 2.3.6 压汞法测孔结构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纳米锆酸锂粉体的制备、表征及其CO_2吸附/解吸性能 | 第31-43页 |
| 3.1 前言 | 第31页 |
| 3.2 纳米锆酸锂的显微结构 | 第31-32页 |
| 3.3 纳米锆酸锂的TG/DSC曲线 | 第32-33页 |
| 3.4 纳米锆酸锂的红外光谱图 | 第33-34页 |
| 3.5 热处理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6 纳米锆酸锂的CO_2吸附/解吸性能 | 第35-40页 |
| 3.6.1 吸附温度对四方相Li_2ZrO_3的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6.2 不同Li_2ZrO_3晶型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6.3 纳米Li_2ZrO_3的CO_2吸附/解吸循环性能 | 第39-40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 第四章 多孔锆酸锂块体的制备表征及其CO_2吸附/解吸性能 | 第43-63页 |
| 4.1 引言 | 第43页 |
| 4.2 相分离诱导剂的影响 | 第43-46页 |
| 4.3 凝胶促进剂的影响 | 第46-48页 |
| 4.4 锆酸锂体系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机理研究 | 第48-50页 |
| 4.5 溶剂中醇水比的影响 | 第50-52页 |
| 4.6 凝胶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 第52-54页 |
| 4.7 前驱体的影响 | 第54-55页 |
| 4.8 热处理的影响 | 第55-57页 |
| 4.9 锆酸锂多孔材料的CO_2吸附/解吸性能 | 第57-60页 |
| 4.9.1 不同晶相的Li_2ZrO_3对CO_2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58页 |
| 4.9.2 吸附温度对四方相Li_2ZrO_3的CO_2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 4.9.3 多孔Li_2ZrO_3的CO_2吸附/解吸循环性能 | 第59-60页 |
| 4.10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个人简历 | 第75-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