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表面积生物质导电炭吸附/脱附及放电降解甲苯特性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有机废气排放现状 | 第10-11页 |
1.2 VOCs治理技术 | 第11-13页 |
1.2.1 吸收法 | 第11页 |
1.2.2 吸附法 | 第11-12页 |
1.2.3 冷凝法 | 第12页 |
1.2.4 燃烧法 | 第12-13页 |
1.2.5 生物法 | 第13页 |
1.3 低温等离子体法 | 第13-16页 |
1.4 生物质导电炭 | 第16-18页 |
1.4.1 生物质导电炭概述 | 第16-17页 |
1.4.2 生物质炭导电性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5 炭吸附剂的再生 | 第18-20页 |
1.5.1 热再生法 | 第19-20页 |
1.5.2 生物再生法 | 第20页 |
1.5.3 化学再生法 | 第20页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2 生物质导电炭制备与成型实验 | 第22-31页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2-25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2.1.2 实验装置 | 第22-25页 |
2.2 生物质炭化活化实验 | 第25-28页 |
2.2.1 实验系统与流程 | 第25-26页 |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2.3 生物质导电炭成型实验 | 第28-30页 |
2.3.1 实验方法与流程 | 第28-29页 |
2.3.2 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生物质导电炭吸附特性研究 | 第31-39页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1-32页 |
3.2 实验系统与流程 | 第32-34页 |
3.2.1 颗粒导电炭吸附实验系统 | 第32-33页 |
3.2.2 成型导电炭吸附实验系统 | 第33-34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3.3.1 颗粒导电炭吸附实验 | 第34-36页 |
3.3.2 成型导电炭吸附实验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生物质导电炭脱附特性研究 | 第39-52页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9-41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4.1.2 实验装置 | 第39-41页 |
4.2 实验系统与流程 | 第41-43页 |
4.2.1 热动力学分析 | 第41页 |
4.2.2 恒温热气流脱附实验 | 第41-42页 |
4.2.3 电加热脱附实验 | 第42-43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4.3.1 热动力学分析 | 第43-46页 |
4.3.2 恒温热气流脱附实验 | 第46-48页 |
4.3.3 电加热脱附实验 | 第48-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导电炭结合等离子体放电降解甲苯研究 | 第52-72页 |
5.1 实验原料与装置 | 第52-53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52页 |
5.1.2 实验装置 | 第52-53页 |
5.2 测量手段与方法 | 第53-55页 |
5.2.1 电参数测量 | 第53-54页 |
5.2.2 甲苯的捕集与测量 | 第54-55页 |
5.3 流态化颗粒放电实验 | 第55-59页 |
5.3.1 实验系统与流程 | 第55-56页 |
5.3.2 放电效果 | 第56-57页 |
5.3.3 放电过程对导电炭性能影响 | 第57-59页 |
5.4 导电炭结合介质阻挡放电实验 | 第59-71页 |
5.4.1 实验系统与流程 | 第59-60页 |
5.4.2 放电参数测量 | 第60-63页 |
5.4.3 放电时间的影响 | 第63-68页 |
5.4.4 氧浓度的影响 | 第68-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72-7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73-74页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