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光纤通信系统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2 偏振控制技术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13-16页 |
1.3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偏振控制技术研究 | 第19-25页 |
2.1 偏振光的表示方法 | 第19-21页 |
2.1.1 琼斯矢量与琼斯矩阵 | 第19-20页 |
2.1.2 斯托克斯参量与弥勒矩阵 | 第20页 |
2.1.3 邦加球表示 | 第20-21页 |
2.2 偏振控制技术方案研究 | 第21-24页 |
2.2.1 基于偏振态检测方案的偏振控制技术研究 | 第21-23页 |
2.2.2 基于偏振跟踪直接检测方案的偏振控制技术研究 | 第23页 |
2.2.3 基于相干接收机的偏振均衡技术研究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偏振跟踪直接检测方案的偏振控制技术研究 | 第25-50页 |
3.1 理论分析与系统仿真 | 第25-32页 |
3.1.1 NRZ-OOK调制格式光生电流自相关函数 | 第27-29页 |
3.1.2 NRZ-PSK调制格式光生电流自相关函数 | 第29-32页 |
3.2 反馈控制算法 | 第32-41页 |
3.2.1 梯度下降算法 | 第33-34页 |
3.2.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4-39页 |
3.2.3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9-41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1-49页 |
3.3.1 基于偏振跟踪直接检测方案的偏振控制实验平台介绍 | 第41-44页 |
3.3.2 不同调制格式和调制速率光信号偏振稳定控制实验 | 第44-48页 |
3.3.3 传统PSO算法与AIWPSO算法性能比较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相干接收机的偏振均衡技术研究 | 第50-70页 |
4.1 偏振分集相干接收机基本原理 | 第50-52页 |
4.2 恒模算法实现偏振解复用 | 第52-56页 |
4.3 四次方法实现载波相位恢复 | 第56-59页 |
4.4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偏振均衡与载波相位恢复研究 | 第59-69页 |
4.4.1 卡尔曼滤波算法基本原理 | 第59-61页 |
4.4.2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载波相位恢复研究 | 第61-65页 |
4.4.3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偏振均衡与载波相位恢复研究 | 第65-69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缩略语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