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小尺度人工震源地震波速变化观测系统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动态第11-16页
     ·地震波速变化观测系统研究进展第11-13页
     ·大尺度人工可重复震源第13-16页
     ·小尺度人工可重复震源第16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地震波速变化数据采集系统介绍第18-31页
   ·波速变化实验介绍第18-22页
     ·实验选址第18-20页
     ·测量方法第20-21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1-22页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重复震源第22-23页
   ·数据采集仪器及软件支持第23-27页
     ·数据采集仪器第23-24页
     ·软件平台及运行流程第24-27页
   ·其他相关技术第27-29页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多通道同步技术第27页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第27-28页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放大器技术第28-29页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气象站第29-31页
第3章 地震波速变化测量中几个重要因素的探讨第31-46页
   ·震源的可重复性第31-35页
   ·波速变化测量中的互相关检测原理第35-41页
     ·相关检测简介第35-37页
     ·互相关时延测量和误差估计第37-39页
     ·互相关检测中时延误差下限第39-40页
     ·前后互相关技术第40-41页
   ·信噪比对波速变化测量的影响第41-42页
   ·采样率对数据采集时的触发精度的影响第42-43页
   ·近场校正的意义第43-44页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仪器布设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地震波速变化数据处理及分析第46-62页
   ·预处理第46-50页
     ·数据格式转换第46页
     ·频谱分析及滤波第46-49页
     ·去均值,去趋势第49-50页
   ·波形叠加与信噪比分析第50-53页
   ·前后互相关方法与普通互相关方法对比分析第53-60页
     ·互相关计算第53-55页
     ·前后互相关第55-57页
     ·波速变化与当地温压变化对比第57-60页
   ·近场校正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全文结论第62-64页
   ·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第62-63页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63页
   ·进一步的工作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考虑场地放大效应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