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发现 | 第10-11页 |
1.2 HIV的感染机制及免疫机制 | 第11-15页 |
1.2.1 HIV的感染机制 | 第11-13页 |
1.2.2 机体的免疫机制 | 第13-15页 |
1.3 HIV动力学 | 第15-20页 |
1.3.1 HIV宏观动力学模型 | 第15-16页 |
1.3.2 HIV微观动力学模型 | 第16-20页 |
1.4 HIV表现型转换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工作 | 第22-24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5.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第2章 HIV基础动力学模型 | 第24-34页 |
2.1 Logistic方程在HIV感染宿主细胞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2.2 描述HIV简单动力学的模型 | 第26-29页 |
2.3 三维模型的不动点分析 | 第29-32页 |
2.4 模拟结果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HIV五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44页 |
3.1 描述R5-X4表现型转换的动力学模型 | 第34-35页 |
3.2 模型参数的选择及变化规律 | 第35-40页 |
3.2.1 模型参数的选定 | 第35-38页 |
3.2.2 Hill函数 | 第38-39页 |
3.2.3 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39-40页 |
3.3 五维模型的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第40-43页 |
3.3.1 模拟结果 | 第40-42页 |
3.3.2 对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灵敏度分析 | 第44-60页 |
4.1 灵敏度分析方法 | 第44-46页 |
4.2 灵敏度分析的结果 | 第46-56页 |
4.2.1 对表现型转换重要的因素 | 第46-48页 |
4.2.2 病人间的异质性对表现型转换的影响 | 第48-56页 |
4.3 对灵敏度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