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盾壳霉诱导的灰葡萄孢基因功能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3页
    1 灰葡萄孢的研究进展第11-22页
        1.1 灰霉病的危害及其分布第11-12页
        1.2 灰葡萄孢分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第12页
        1.3 灰葡萄孢致病机理第12-16页
            1.3.1 草酸第13-14页
            1.3.2 细胞壁降解酶类第14-15页
            1.3.3 毒素第15页
            1.3.4 活性氧第15-16页
            1.3.5 小RNA分子第16页
        1.4 分生孢子萌发与产生因素第16-18页
            1.4.1 外界环境第16-17页
            1.4.2 信号转导途径第17页
            1.4.3 吞噬蛋白与绒毛蛋白第17-18页
        1.5 灰葡萄孢影响菌核发育的相关因素第18页
            1.5.1 外界光线影响第18页
            1.5.2 MAPK以及cAMP路径第18页
        1.6 灰霉病的防治方法第18-20页
            1.6.1 化学防治第19页
            1.6.2 生物防治第19页
            1.6.3 农业防治第19-20页
        1.7 灰葡萄孢菌与核盘菌比较分析第20页
        1.8 线粒体载体蛋白第20-21页
        1.9 MFS超家族蛋白第21-22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BC1G_00904 的功能研究第23-51页
    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1.1 菌株第23页
        1.2 培养基第23-24页
        1.3 载体第24页
        1.4 质粒提取试剂第24页
        1.5 其他试剂第24-25页
        1.6 仪器和设备第25页
    2 实验方法第25-37页
        2.1 灰葡萄孢BC1G_00904 的序列分析第25-26页
        2.2 灰葡萄孢BC1G_00904 的表达分析第26-28页
            2.2.1 RNA-seq数据库采样步骤第26-27页
            2.2.2 cDNA的合成第27页
            2.2.3 qRT-PCR检测基因表达第27-28页
        2.3 基因的敲除与验证方法第28-33页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8-29页
            2.3.2 热激转化及质粒的提取第29页
            2.3.3 同源重组的原理第29-30页
            2.3.4 敲除转化片段的获得第30-31页
            2.3.5 融合PCR扩增转化片段第31-32页
            2.3.6 PEG介导的灰葡萄孢原生质体转化第32-33页
            2.3.7 敲除突变体的单孢纯化第33页
            2.3.8 敲除突变体的PCR验证第33页
        2.4 基因互补菌株的获得与验证第33-35页
            2.4.1 基因互补载体的构建第33-34页
            2.4.2 农杆菌介导的灰葡萄孢转化第34-35页
            2.4.3 BC1G_00904 互补菌株的验证第35页
        2.5 BC1G_00904 功能探究第35-37页
            2.5.1 盾壳霉寄生灰葡萄孢敲除突变体的测定第35-36页
            2.5.2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第36页
            2.5.3 突变体产孢量测定第36页
            2.5.4 突变体菌落形态观察第36页
            2.5.5 突变体致病力测定第36-37页
            2.5.6 突变体产酸能力的测定第37页
            2.5.7 BcMito-TTP蛋白运输物质的验证第37页
            2.5.8 突变体ROS和H2O2形成的测定第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51页
        3.1 灰葡萄孢BC1G_00904 序列分析第37-39页
        3.2 BC1G_00904 表达分析第39页
        3.3 BC1G_00904 敲除突变体的获得与验证第39-41页
        3.4 BC1G_00904 互补菌株的获得与验证第41-43页
        3.5 BC1G_00904 敲除与互补菌株菌落形态第43-44页
        3.6 盾壳霉ZS-1 对BC1G_00904 敲除与互补菌株的寄生第44-45页
        3.7 BC1G_00904 敲除与互补菌株菌丝的生长速度第45-46页
        3.8 BC1G_00904 敲除与互补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成第46-47页
        3.9 BC1G_00904 敲除与互补菌株的致病力第47-48页
        3.10 BC1G_00904 运输物质功能探究第48-49页
        3.11 BC1G_00904 参与ROS和H2O2的产生第49页
        3.12 BC1G_00904 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BC1G_12653、BC1G_03604 和BC1G_00245 功能的初步探究第51-64页
    1 实验材料第51页
    2 实验方法第5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1-63页
        3.1 BC1G_12653 敲除突变体的获得及基因功能初步探究第51-56页
            3.1.1 BC1G_12653 RNA-seq表达量分析第51页
            3.1.2 BC1G_12653 序列分析第51-52页
            3.1.3 BC1G_12653 敲除突变体获得与验证第52页
            3.1.4 BC1G_12653 敲除突变体菌落形态观察第52-53页
            3.1.5 盾壳霉ZS-1 对BC1G_12653 敲除突变体寄生作用第53-54页
            3.1.6 BC1G_12653 敲除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度第54-55页
            3.1.7 BC1G_12653 敲除突变体分生孢子形成第55页
            3.1.8 BC1G_12653 敲除突变体致病力第55-56页
            3.1.9 BC1G_12653 敲除突变体产酸能力第56页
        3.2 BC1G_03604 敲除突变体的获得及功能初步探究第56-60页
            3.2.1 BC1G_03604 RNA-seq表达量分析第56-57页
            3.2.2 BC1G_03604 序列分析第57页
            3.2.3 BC1G_03604 敲除突变体的获得与验证第57-58页
            3.2.4 盾壳霉ZS-1 对BC1G_03604 敲除突变体寄生作用第58-59页
            3.2.5 BC1G_03604 敲除突变体菌落形态观察第59页
            3.2.6 BC1G_03604 敲除突变体致病能力第59-60页
        3.3 BC1G_00245 敲除突变体的获得及功能初步探究第60-63页
            3.3.1 BC1G_00245 RNA-seq表达量分析第60页
            3.3.2 BC1G_00245 序列分析第60-61页
            3.3.3 BC1G_00245 敲除突变体的获得与验证第61页
            3.3.4 盾壳霉ZS-1 对BC1G_00245 敲除突变体寄生作用第61-62页
            3.3.5 BC1G_00245 敲除突变体菌落形态第62页
            3.3.6 BC1G_00245 敲除突变体菌丝生长速度第62-63页
    4 BC1G_12653、BC1G_03604 和BC1G_00245 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腐植酸肥料配合秸秆施用对葡萄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播期条件下气象因子对各类油菜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