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风险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融资风险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18-31页 |
2.1 项目建设及融资平台分析 | 第18-21页 |
2.1.1 项目建设过程与管理特征 | 第18-19页 |
2.1.2 项目融资平台结构 | 第19-21页 |
2.2 融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的需求分析 | 第21-25页 |
2.2.1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21页 |
2.2.2 风险定性评估方法及风险顺序 | 第21-23页 |
2.2.3 风险的定量分析 | 第23-24页 |
2.2.4 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 | 第24-25页 |
2.2.5 风险监控 | 第25页 |
2.3 基于 IDEFO 的融资风险管理过程分析 | 第25-30页 |
2.3.1 项目融资风险系统模块 | 第26-27页 |
2.3.2 风险辨识模块 | 第27-28页 |
2.3.3 风险分析模块 | 第28-29页 |
2.3.4 风险计划模块 | 第29页 |
2.3.5 风险监控模块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融资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 第31-48页 |
3.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1-32页 |
3.2 系统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1 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3.2.2 调查结构分析 | 第33页 |
3.3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3.4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4-44页 |
3.4.1 风险识别功能设计 | 第34-35页 |
3.4.2 风险分析功能设计 | 第35-36页 |
3.4.3 风险计划功能设计 | 第36-37页 |
3.4.4 风险监控功能设计 | 第37-38页 |
3.4.5 学习功能设计 | 第38-40页 |
3.4.6 交流功能设计 | 第40-42页 |
3.4.7 管理功能设计 | 第42-44页 |
3.5 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44-47页 |
3.5.1 J2EE 技术 | 第44-46页 |
3.5.2 系统应用结构技术 | 第46页 |
3.5.3 EAI 技术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系统建模 | 第48-63页 |
4.1 UML 简介 | 第48-49页 |
4.1.1 UML 的组成 | 第48页 |
4.1.2 UML 的建模机制 | 第48-49页 |
4.2 系统的用例模型 | 第49-52页 |
4.2.1 确定参与者 | 第49页 |
4.2.2 创建用例 | 第49-50页 |
4.2.3 创建参与者—用例关系图 | 第50-52页 |
4.3 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模型 | 第52-59页 |
4.4 系统的部署 | 第59-62页 |
4.4.1 组件图 | 第59-60页 |
4.4.2 配置图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 第63-75页 |
5.1 城市隧道建设融资风险管理的实现 | 第63-68页 |
5.1.1 城市隧道融资风险项目介绍 | 第63页 |
5.1.2 城市隧道建设融资风险项目库信息 | 第63-64页 |
5.1.3 城市隧道建设融资风险计划 | 第64-65页 |
5.1.4 城市隧道建设融资风险识别 | 第65-66页 |
5.1.5 城市隧道建设融资风险分析 | 第66-67页 |
5.1.6 城市隧道建设融资风险监控 | 第67-68页 |
5.2 系统测试 | 第68-72页 |
5.2.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8页 |
5.2.2 系统测试过程 | 第68-71页 |
5.2.3 系统性能要求测试 | 第71-72页 |
5.3 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 | 第72-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