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8-17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状况 | 第9-14页 |
1.3 目前SIFCON主要应用及应用前景 | 第14-16页 |
1.3.1 目前SIFCON的主要应用 | 第14-16页 |
1.3.2 掺有石墨SIFCON的应用前景 | 第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2 导电材料的基本要求和概念 | 第17-21页 |
2.1 路用导电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 第17页 |
2.1.1 力学性能要求 | 第17页 |
2.1.2 体积电阻率的要求 | 第17页 |
2.1.3 电阻稳定性要求 | 第17页 |
2.2 导电介质的选择 | 第17-18页 |
2.3 导电性能研究中的概念 | 第18-20页 |
2.3.1 极化效应 | 第18页 |
2.3.2 渗滤阈值 | 第18-19页 |
2.3.3 击穿电压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掺有石墨SIFCON的试验设计 | 第21-33页 |
3.1概述 | 第21页 |
3.2 试验概况 | 第21-23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3.2.2 试验设备及作用 | 第21-22页 |
3.2.3 试件设计及制作 | 第22-23页 |
3.3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3-25页 |
3.3.1 电极的制作与位置 | 第23-24页 |
3.3.2 接触电阻 | 第24-25页 |
3.4 石墨对砂浆工作性能影响试验 | 第25-29页 |
3.4.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26页 |
3.4.2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3.4.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3.4.4 结论 | 第29页 |
3.5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9-32页 |
3.5.1 正交试验设计概述 | 第29-30页 |
3.5.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第30-32页 |
3.5.2.1 确定试验中变化因素的个数及每个因素的变化水平 | 第30-31页 |
3.5.2.2 选择合适的正交表,确定试验方案表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掺有石墨SIFCON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33-45页 |
4.1 概述 | 第33页 |
4.2 试验设备及作用 | 第33页 |
4.3 试验方法及结果 | 第33-42页 |
4.3.1 抗折强度试验及结果 | 第33-35页 |
4.3.2 抗压强度试验及结果 | 第35-38页 |
4.3.3.7~28天电阻率试验及结果 | 第38-40页 |
4.3.4 交直流电对比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40-42页 |
4.3.5 湿度影响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42页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5 渗浇纤维混凝土SIFCON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45-59页 |
5.1 概述 | 第45页 |
5.2 内部条件的影响 | 第45-51页 |
5.2.1 钢纤维体积含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5.2.2 石墨掺量对SIFCON电阻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3 基体水胶比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4 阻锈剂的影响 | 第50-51页 |
5.3 外部条件的影响 | 第51-56页 |
5.3.1 龄期对电阻的影响 | 第51-53页 |
5.3.2 交直流电对电阻的影响 | 第53-55页 |
5.3.3 湿度对电阻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4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第56页 |
5.4 导电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5.4.1 石墨的导电机理 | 第56页 |
5.4.2 掺有石墨SIFCON导电机理探讨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掺有石墨SIFCON升温试验 | 第59-66页 |
6.1 概述 | 第59页 |
6.2 升温试验方法 | 第59页 |
6.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6.3.1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研究 | 第60-61页 |
6.3.2 温度与升温时间关系 | 第61-63页 |
6.3.3 温度升高与电功率的关系 | 第63-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7.1 结论 | 第66-67页 |
7.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