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网络洗钱的制度构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网络洗钱问题的提出 | 第7-15页 |
1.1 网络洗钱的概念界定 | 第7-9页 |
1.1.1 网络洗钱的定义 | 第7-8页 |
1.1.2 网络洗钱的特征 | 第8-9页 |
1.2 网络洗钱的形式 | 第9-13页 |
1.2.1 电子货币 | 第9-10页 |
1.2.2 网上银行 | 第10页 |
1.2.3 网络博彩 | 第10-11页 |
1.2.4 网上保险 | 第11-12页 |
1.2.5 第三方支付 | 第12-13页 |
1.3 我国网络洗钱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反网络洗钱形势严峻 | 第13页 |
1.3.2 反网络洗钱立法概况 | 第13-15页 |
第2章 反网络洗钱的国际规则 | 第15-23页 |
2.1 《网络犯罪公约》的反洗钱规则 | 第15-17页 |
2.1.1 《网络犯罪公约》的由来 | 第15页 |
2.1.2 《网络犯罪公约》中的实体法规定 | 第15-16页 |
2.1.3 《网络犯罪公约》中的程序法规定 | 第16-17页 |
2.1.4 《网络犯罪公约》中的国际合作机制 | 第17页 |
2.2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标准 | 第17-21页 |
2.2.1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标准的制定 | 第17-18页 |
2.2.2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标准的要求 | 第18-21页 |
2.3 巴塞尔委员的洗钱监控规则 | 第21-23页 |
2.3.1 出台的反网络洗钱文件 | 第21页 |
2.3.2 《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的风险管理》 | 第21-22页 |
2.3.3 《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 | 第22-23页 |
第3章 我国反网络洗钱制度的构建 | 第23-37页 |
3.1 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 | 第23-31页 |
3.1.1 关于洗钱罪犯罪主体 | 第23-25页 |
3.1.2 关于洗钱罪主观方面 | 第25-27页 |
3.1.3 关于洗钱罪客观方面 | 第27-30页 |
3.1.4 洗钱罪的刑罚规定 | 第30-31页 |
3.2 完善反网络洗钱的民事制度 | 第31-34页 |
3.2.1 客户身份识别 | 第31-32页 |
3.2.2 大额可疑资金报告 | 第32页 |
3.2.3 报告与合作 | 第32-34页 |
3.2.4 记录保存 | 第34页 |
3.3 强化国际化合作机制 | 第34-37页 |
3.3.1 国际公约 | 第34-35页 |
3.3.2 金融合作监管 | 第35页 |
3.3.3 刑事司法协助 | 第35页 |
3.3.4 国际学术交流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