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海绵的概述 | 第14-15页 |
1.1.1 海绵的结构特点 | 第14-15页 |
1.2 海绵的发泡方法和成型工艺 | 第15-18页 |
1.2.1 海绵的发泡方法 | 第15-17页 |
1.2.2 气泡形成原理 | 第17页 |
1.2.3 海绵的成型工艺 | 第17-18页 |
1.3 海绵的种类 | 第18页 |
1.4 天然纤维素的特点及其溶解 | 第18-23页 |
1.4.1 天然纤维素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 | 第18-19页 |
1.4.2 天然纤维素的性能 | 第19页 |
1.4.3 纤维素的溶解 | 第19-23页 |
1.5 纤维素海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5.1 纤维素衍生水解法 | 第24页 |
1.5.2 直接溶解法 | 第24-26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2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2.2 纤维素海绵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1 原料预处理 | 第28页 |
2.2.2 物理成孔法纤维素海绵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3 物理化学综合成孔法纤维素海绵的制备 | 第29页 |
2.3 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29-32页 |
2.3.1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溶解性能的观测 | 第29页 |
2.3.2 纤维素结晶结构的表征 | 第29页 |
2.3.3 海绵形态结构的观察 | 第29-30页 |
2.3.4 海绵孔隙率的测定计算 | 第30页 |
2.3.5 海绵吸水保湿性能的测定 | 第30页 |
2.3.6 海绵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30页 |
2.3.7 海绵硬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2.3.8 海绵热稳定性的测定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物理成孔法纤维素海绵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第32-5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物理成孔法纤维素海绵结构与性能影响因素的探讨 | 第32-51页 |
3.2.1 成孔剂种类的影响 | 第32-36页 |
3.2.2 成孔剂用量的影响 | 第36-41页 |
3.2.3 增强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7页 |
3.2.4 纤维素总浓度的影响 | 第47-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物理化学综合成孔法纤维素海绵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第52-71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物理化学综合成孔法纤维素海绵结构与性能影响因素的探讨 | 第53-69页 |
4.2.1 发泡条件的讨论 | 第53-54页 |
4.2.2 发泡剂对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溶解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3 发泡剂及其种类对纤维素海绵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55-60页 |
4.2.4 成孔剂用量对纤维素海绵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60-65页 |
4.2.5 发泡剂含量对纤维素海绵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65-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的市场应用分析 | 第71-82页 |
5.1 引言 | 第71-72页 |
5.2 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与部分市场海绵的结构与性能的对比分析 | 第72-80页 |
5.2.1 形态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5.2.2 密度与孔隙率的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5.2.3 吸水保湿性能的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5.2.4 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 | 第76-78页 |
5.2.5 硬度的对比分析 | 第78页 |
5.2.6 热性能的对比分析 | 第78-80页 |
5.3 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的应用前景分析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2-84页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