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前言 | 第8页 |
1.2 纺织技术发展和浆料概述 | 第8-12页 |
1.2.1 现代纺织的发展和要求 | 第8-9页 |
1.2.2 几种主要浆料的应用和发展 | 第9-12页 |
1.3 浆纱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 第12-14页 |
1.3.1 浆纱的目的和评价 | 第12页 |
1.3.2 几种新型的浆纱技术 | 第12-13页 |
1.3.3 国内外浆纱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4-16页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3 本课题的创新性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制备 | 第16-20页 |
2.1 部分糊化淀粉上浆技术 | 第16-17页 |
2.1.1 部分糊化淀粉浆纱技术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部分糊化浆液的上浆机理 | 第16-17页 |
2.2 浆液的制备 | 第17-1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7-18页 |
2.2.3 制备原理 | 第18页 |
2.2.4 操作过程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部分糊化淀粉浆液性能分析 | 第20-29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3.1.3 淀粉含水率的测定 | 第20页 |
3.1.4 浆液含固率与成分配比的测定 | 第20-21页 |
3.1.5 浆液制备温度的选用 | 第21页 |
3.1.6 浆液的黏度以及黏度热稳定性的测定 | 第21页 |
3.1.7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浆液糊化度 | 第21页 |
3.1.8 浆液中淀粉颗粒的偏光性 | 第21-2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3.2.1 原料配比和含固率对浆液黏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2 调浆温度对浆液黏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3 调浆温度对浆液糊化度的作用 | 第24页 |
3.2.4 调浆温度对浆液状态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5 温度变化对浆液黏度的影响 | 第25页 |
3.2.6 调浆温度对淀粉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7 调浆温度对淀粉颗粒晶体的影响 | 第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部分糊化浆纱性能与工艺分析 | 第29-41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4.1.3 浆纱工艺 | 第29-31页 |
4.1.4 浆纱性能指标测试 | 第31-32页 |
4.1.5 浆纱形貌表征 | 第32-3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4.2.1 部分糊化浆纱与全糊化浆纱的基本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4.2.2 上浆温度对部分糊化浆纱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4.2.3 上浆压力对上浆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4 上浆前后纱线的形貌表征 | 第38-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42页 |
5.3 未来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