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基本问题论文--本体论论文--宇宙论论文

迈蒙尼德宇宙生成论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缩略语说明第17-18页
导论第18-47页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第18-31页
        一、选题依据第18-20页
        二、研究现状第20-31页
    第二节 研究进路选择及其依据第31-47页
        一、方法进路选择第31-36页
        二、关于宇宙生成论的辩证论证第36-39页
        三、迈蒙尼德辩证论证的新意第39-45页
        四、本文基本思路及篇章结构第45-47页
第一章 问题史梳理第47-88页
    第一节 宇宙生成论问题的缘起第47-71页
        一、脉络一:希伯来圣经的创世论第47-63页
        二、脉络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宇宙生成论探讨第63-66页
        三、两条脉络的汇流第66-71页
    第二节 宇宙生成论问题的转进第71-79页
        一、围绕宇宙生成论问题的哲学-神学论战第71-78页
        二、中世纪前期犹太创世论思想第78-79页
    第三节 迈蒙尼德对宇宙生成论问题的理解和表述第79-88页
        一、迈蒙尼德了解此问题脉络的渠道第79-83页
        二、迈蒙尼德对宇宙生成论问题的表述第83-88页
第二章 论“哲学家的急进”:迈蒙尼德对哲学家的宇宙永恒论证的还原与批评第88-140页
    第一节 迈蒙尼德对哲学家从世界之本性出发的宇宙永恒论证的述评第88-101页
        一、迈蒙尼德对哲学家从世界之本性出发的宇宙永恒论证的还原第89-97页
        二、迈蒙尼德对从世界本性出发的宇宙永恒论证的批评第97-101页
    第二节 迈蒙尼德对后世哲学家从神之本性出发的论证的述评第101-116页
        一、迈蒙尼德对哲学家从神之本性建立世界永恒之论证的还原第101-106页
        二、迈蒙尼德对从神之本性出发的世界永恒论证的批评第106-113页
        三、迈蒙尼德对前七种世界永恒论证的总结性述评第113-116页
    第三节 迈蒙尼德对世界永恒论之宗教背景及意义的探索第116-140页
        一、迈蒙尼德对第八种世界永恒论证的论述第116-119页
        二、萨比教及迈蒙尼德的萨比教叙述第119-125页
        三、萨比教与世界永恒论的关系第125-134页
        四、迈蒙尼德对萨比教世界永恒论的知识论批评第134-140页
第三章 论“凯拉姆学家的宗旨”:迈蒙尼德对凯拉姆世界有始论证的还原与批评第140-174页
    第一节 迈蒙尼德所还原的凯拉姆原子-偶因论体系及其源流第140-158页
        一、迈蒙尼德对凯拉姆原子-偶因论体系基本前提的评述第140-150页
        二、凯拉姆原子-偶因论的源流第150-158页
    第二节、迈蒙尼德对凯拉姆世界有始论证的批评及其意义第158-174页
        一、迈蒙尼德对七种凯拉姆世界有始论证的述评第158-165页
        二、迈蒙尼德凯拉姆论证述评的思想史意义第165-174页
第四章 基于目的-设计论的世界有始论:迈蒙尼德在宇宙生成论问题上的最终立场及其意义第174-220页
    第一节 迈蒙尼德的世界有始论证第174-191页
        一、迈蒙尼德世界有始论证的准备工作第174-176页
        二、迈蒙尼德关于特殊决定的辩证论证第176-184页
        三、两种立场的优劣权衡第184-186页
        四、与安萨里特殊决定论证的比较第186-191页
    第二节 迈蒙尼德在宇宙生成论问题上的最终立场及其可辨护性第191-206页
        一、迈蒙尼德在宇宙生成论问题上的最终立场第191-192页
        二、迈蒙尼德世界有始论立场的可辩护性第192-206页
    第三节 迈蒙尼德宇宙生成论的思想史意义第206-220页
        一、哲学史定位和影响第206-215页
        二、迈蒙尼德宇宙生成论思想对于犹太教的意义第215-220页
结语第220-222页
附录第222-226页
参考文献第226-242页
    一、外文文献第226-237页
    二、中文文献第237-242页
致谢第242-2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243-24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粘细菌进化与环境适应策略的组学分析
下一篇:P16及细胞块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分流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