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 2 农村公共设施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 ·公共物品 | 第14-16页 |
|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特征 | 第14-15页 |
| ·公共物品的分类 | 第15-16页 |
| ·农村公共设施 | 第16-19页 |
| ·农村公共设施的定义 | 第16-17页 |
| ·农村公共设施的特殊性 | 第17页 |
| ·完善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重要性 | 第17-19页 |
| 3 河北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现状及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19-27页 |
| ·河北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发展阶段 | 第19-21页 |
| ·1958-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设施的供给 | 第19-20页 |
| ·1978-2000 年农村公共设施的供给 | 第20页 |
| ·2000 年至今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设施供给 | 第20-21页 |
| ·河北省农村公共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 ·总体供给不足 | 第21-22页 |
| ·农村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 第22页 |
| ·农村教育结构失衡 | 第22-23页 |
| ·农村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事业不发 | 第23-24页 |
| ·河北省农村公共设施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4-27页 |
| ·财政资金匮乏导致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短缺 | 第24-25页 |
| ·制度性因素影响对农村公共设施供给 | 第25页 |
| ·偏好显示机制缺失导致农民需求无法得到真实反映 | 第25-27页 |
| 4 河北省农村公共设施供给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27-33页 |
| ·计量方法说明 | 第27-29页 |
| ·平稳性检验 | 第27页 |
| ·协整检验 | 第27-28页 |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28页 |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28-29页 |
| ·河北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对农村经济影响的数理分析 | 第29-33页 |
| ·变量与数据选取 | 第29-30页 |
| ·模型选择 | 第30页 |
| ·模型建立 | 第30-33页 |
| 5 发达国家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特点与借鉴 | 第33-38页 |
| ·发达国家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特点 | 第33-35页 |
| ·美国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特点 | 第33-34页 |
| ·日本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特点 | 第34-35页 |
| ·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国外经验借鉴 | 第35-38页 |
| ·以政府为主导,财税政策大力支持 | 第35-36页 |
| ·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距 | 第36页 |
| ·中央财政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科技推广 | 第36页 |
|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及医疗的发展 | 第36-38页 |
| 6 促进河北省农村公共设施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8-41页 |
| ·实施向农村公共设施倾斜的财政政策 | 第38页 |
|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 | 第38页 |
| ·调整财政投入农村公共设施结构 | 第38页 |
| ·构建以农民需求为主导的农村公共设施供给决策机制 | 第38-40页 |
| ·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 第39页 |
| ·探索农民需求的表达方式,体现多数人的需求意愿 | 第39-40页 |
| ·健全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 | 第40-41页 |
| ·完善农村公共设施供给过程中的监督机制 | 第40页 |
| ·为农村公共设施的供给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