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1 外源C、N添加对土壤C、N矿化的影响 | 第12页 |
1.2 凋落物添加对土壤C、N矿化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 藏北高寒草甸土壤C、N矿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4 氮素转化速率的研究概况 | 第14页 |
1.5 C、N矿化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三章 C、N添加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C、N矿化率的影响 | 第18-4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3.1.1 研究地概况 | 第18-20页 |
3.1.2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3.1.3 实验设计 | 第20-21页 |
3.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21-22页 |
3.1.5 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3.1.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页 |
3.2 结果 | 第23-44页 |
3.2.0 不同管理模式土壤Ph和C/N值变化 | 第23-24页 |
3.2.1 土壤呼吸CO_2-C释放累积量 | 第24-28页 |
3.2.2 土壤呼吸CO_2-C平均释放速率 | 第28-33页 |
3.2.3 无机氮矿化 | 第33-37页 |
3.2.4 微生物量碳氮 | 第37-40页 |
3.2.5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 | 第40-44页 |
3.3 讨论 | 第44-46页 |
3.3.1 碳、氮及植物添加及管理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44页 |
3.3.2 碳、氮及植物添加及管理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3 碳、氮及植物添加及管理模式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C、N添加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氮素转化率的影响 | 第48-62页 |
4.1 试验样地和材料 | 第48-49页 |
4.1.1 实验样地 | 第48页 |
4.1.2 重要器材 | 第48-49页 |
4.1.3 实验药品 | 第49页 |
4.2 实验设计与方法原理 | 第49-50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49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4.2.3 实验原理 | 第49-50页 |
4.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50-52页 |
4.3.1 无机氮的测定 | 第50-51页 |
4.3.2 微生物量碳、氮的测定 | 第51页 |
4.3.3 可溶性有机碳、氮的测定 | 第51-52页 |
4.4 结果 | 第52-61页 |
4.4.1 氮素转化速率 | 第52-55页 |
4.4.2 微生物量碳氮 | 第55-57页 |
4.4.3 可溶性有机碳和氮 | 第57-61页 |
4.5 讨论 | 第61页 |
4.6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