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8-10页 |
1.2.1 矿山微震监测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2.2 当前微震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微震事件正演数值模拟 | 第12-19页 |
2.1 微震事件分析模型构建 | 第12-13页 |
2.2 射线追踪方法原理 | 第13-18页 |
2.2.1 射线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2.2 逐段迭代射线追踪原理 | 第16-18页 |
2.2.3 逐段迭代射线追踪实现 | 第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微震事件的定位方法 | 第19-30页 |
3.1 经典Geiger定位算法 | 第20-22页 |
3.2 震源扫描算法 | 第22-29页 |
3.2.1 震源扫描算法数学原理 | 第22-23页 |
3.2.2 DIRECT震源扫描定位算法 | 第23-26页 |
3.2.3 震源扫描算法实例 | 第26-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孔中检波器的研制 | 第30-39页 |
4.1 检波器的选型 | 第30-31页 |
4.2 孔中检波器的研制 | 第31-35页 |
4.2.1 机械推靠装置研制 | 第31-32页 |
4.2.2 孔口控制装置的研制 | 第32-35页 |
4.3 孔中检波器安装技术与工艺 | 第35页 |
4.4 孔中检波器性能测试 | 第35-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微震监测分站的研制 | 第39-50页 |
5.1 系统设计 | 第39-40页 |
5.1.1 系统设计要求 | 第39页 |
5.1.2 系统方案与工作原理 | 第39-40页 |
5.2 监测分站设计 | 第40-44页 |
5.2.1 监测分站电源设计 | 第41-42页 |
5.2.2 采集模块设计 | 第42-43页 |
5.2.3 控制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5.3 基于GPS和IEEE1588同步研究 | 第44-48页 |
5.3.1 IEEE1588同步原理 | 第45-46页 |
5.3.2 GPS时间同步原理 | 第46-47页 |
5.3.3 IEEE1588和GPS联合时间同步设计 | 第47-48页 |
5.4 监测分站对环境干扰的抑制 | 第48-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孔中微震监测系统的工程应用 | 第50-58页 |
6.1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微震监测 | 第50-53页 |
6.1.1 微震事件个数分析 | 第51-52页 |
6.1.2 微震事件定位结果 | 第52-53页 |
6.2 工作面底板破裂微震监测 | 第53-57页 |
6.2.1 观测系统布置 | 第53-54页 |
6.2.2 微震事件分析 | 第54-56页 |
6.2.3 微震事件定位结果 | 第56-5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8-59页 |
7.1 结论 | 第58页 |
7.2 建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页 |